脑出血,俗称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为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所以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临床上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4月6日,湖北之声《老年天地》节目主持人晓蕾邀请医院、湖北省脑科中心神经外科主任刘红朝做客直播间,同大家聊聊脑出血的治疗和预防这个话题,并解答听众咨询。
1、什么是脑出血?
脑出血也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发病非常快,病情重,预后差。病因多样,绝大多数是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故有人也称高血压性脑出血。
脑出血与高血压病的密切关系在于:高血压患者约有1/3的机会发生脑出血,而约95%的脑出血患者有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是我国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临床类型。
2、脑出血的诱因
①血压波动:如高血压患者近期没有服用降压药物,或生气着急等,引起血压增高,以收缩压升高尤其要引起重视。
②脾气急躁或情绪紧张:常见于生气、与人争吵后。
③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食盐过多、体重过重。
④过分疲劳:如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排便用力等。
⑤气候变化。临床上发现,脑血管病的发生在季节变化时尤为多见,如春夏、秋冬交界的季节常见。
3、脑出血的治疗
脑出血的治疗可分为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的调查表明,早期手术清除血肿可以使病死显著降低。
内科治疗的原则在于: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调整血压;防止再出血;减轻血肿造成的继发性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
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最终目的是清除血肿,减轻脑组织受压,尽最大努力保证神经功能,减少或防止脑出血后一系列继发性病理变化。目前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有:
1.传统开颅术: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术
2.微侵袭手术方式:
?①小骨窗血肿清除术
?②单纯穿刺血肿抽吸术
?③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
?④神经内镜脑内血肿清除术
?⑤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清除术
?⑥神经导航辅助微创手术
4、脑出血的预防
1.生活要有规律。老人可以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但不可过于劳累。
2.控制高血压,要想理想地控制血压,按时服药。
3.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做到心境平静,减少烦恼,悲喜勿过,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4.注意饮食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品。
5.预防便秘大便燥结。
6.防止劳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要过于劳累,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7.密切注意自己身体变化。中风会有一些先兆症状,如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晕厥,有的突感体麻木,乏力或一时性失视,语言交流困难等,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本期专家
刘红朝,主任医师,教授,临床医学博土,博士生导师;
医院湖北省脑科中心神经外科主任。湖北省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脑病研究室主任。
从事神经外科工作26年,有着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擅长于脑和脊髓肿瘤、脑血管病、脑外伤及脑出血等神经外科疾病的显微外科治疗,研究方向为脑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脑恶性胶质瘤的基因治疗。
来源:湖北之声《老年天地》
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主持人:晓蕾
编辑:茹钰童
审核:胡云杰
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zl/10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