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进展,我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冠状动脉造影术及介入术作为冠心病的重要诊断及治疗手段,数量也快速增加,其中使用含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工作中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
案例导入:
患者王阿姨,女,57岁,以发作性胸痛半月之主诉入院。于年5月19日在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术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ml肌肉注射,半小时后症状缓解,给予继续动态观察;5月23日在导管室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于24日09:45分从监护室返回病房,夜间19:12患者诉恶心,立即报告值班医生,遵医嘱给予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ml肌肉注射,半小时后症状缓解。
王阿姨,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们观察发现王阿姨的症状属于碘造影剂过敏反应。
造影剂导致的过敏反应可发生于使用药物后的1h内(速发型)或1h以上到数日内(迟发型)并在1周内恢复[2]。
一、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有哪些?[3]
分型
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
毒性反应
轻度
轻度的荨麻疹
恶心、呕吐轻度的血压升高
轻度的瘙痒、红斑
皮肤潮红、发热、寒战
鼻充血、流鼻涕
焦虑、自限性的血管迷走反应
中度
弥散性荨麻疹、瘙痒、红斑
高血压重症
易控制的血管迷走反应
面部/喉部水肿
轻度的支气管痉挛严重的恶心、呕吐
重度
过敏性休克
心律失常、抽搐
心脏骤停
高血压急症
呼吸骤停
不易控制的血管迷走反应
二、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护理
1轻度反应的护理表现:全身热感、面色潮红、轻度恶心、呕吐、头痛。处理:①恶心、呕吐时让其头偏向一侧,多饮水、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和精神状态;②指导患者安静休息呼吸新鮮空气或吸氧,鼓励其深呼吸;③安慰患者:告知患者这是造影剂的特异质反应及药物进入全身血循环产生的热能量所造成,不必过分紧张,药物停止注射后热感就会消失,使其情绪保持稳定。④对症处理:肌内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10mg缓解症状。2中度反应的护理表现:眼睑水肿,全身风疹块,呼吸急促,还出现血压下降至60/40mmHg。处理:①遵医嘱立即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mg,必要时遵医嘱予以肾上腺素0.35mg皮下注射,持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②提升护理级别,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情进展情况;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yz/6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