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防心血管病,每个人都是第一责任人澎湃在


春季治疗白癜风 https://m.39.net/pf/a_7081122.html
                            

原创董超保健时报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发布

防心血管病,每个人都是第一责任人

保健时报记者董超

为贯彻“以基层为重点,以预防为主”的国家方针,真正实现使心血医院逐步向社区转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将年以来每年组织全国相关领域专家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改版为《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内容方面增加了心血管健康行为、康复、技术创新与转化等,倡导心血管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上升

《报告》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病人数3.30亿,其中脑卒中万,冠心病万,肺原性心脏病万,心力衰竭万,风湿性心脏病万,先天性心脏病万,下肢动脉疾病万,高血压2.45亿。

年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从9年起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水平。

不健康行为普遍,加剧心血管病风险

曾有研究发现,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或能避免2/3的重大冠状动脉事件和2/5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而我国居民不健康行为较普遍。

◎不广泛戒烟,年因烟草死亡人数将高达万

我国15岁及以上吸烟人群戒烟率有所提高,从年的18.7%提高到年的20.1%,但远远不够。《报告》指出,除非采取广泛的戒烟手段,否则中国每年因烟草死亡的人数将从年的万左右,增至年约万,预计年将高达万。

◎吃太咸、水果摄入少,心血管遭殃

《报告》显示,~年的30年间,中国居民主要食物摄入量发生了明显变化:精制谷物和全谷物摄入量均呈下降趋势,特别是杂粮明显减少;动物性食物、食用油明显增加;家庭烹调用盐和酱油减少,但家庭烹调用盐仍高达每日10.5克;新鲜蔬菜摄入量呈减少趋势,人均水果摄入量每天不足50克。

而~年全国营养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在所有膳食因素中,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死亡数量有关的归因比例中,影响最大的是高钠摄入,其次是低水果摄入。

◎身体活动下降,超重和肥胖明显增加

《报告》显示,年中国居民经常锻炼率为33.9%。其中,20~39岁人群最低,60~69岁人群最高。~9年,中国成年居民平均身体活动总量从.9METh/w下降到了.8METh/w。年至目前,成年人身体活动总量下降近一半,而超重和肥胖上升。事实上,身体活动每增加4METh/d,心血管病死亡风险降低12%。

“三高”等心血管病相关疾病患病率高

《报告》显示,年,中国有万人死于高收缩压,其中95.7%死于心血管病。如果治疗所有高血压患者,每年将减少80.3万例心血管病事件,获得万健康生命年。~年,我国高血压规范管理人数由年的.9万人增长至年的万人,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70.3%。

血脂异常主要类型正在向高胆固醇血症发展。相关调查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而且血脂异常主要类型正在向高胆固醇血症发展。而让人担忧的是,现阶段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儿童血脂异常的流行也让人担心。年在全国1.6万余6~17岁儿童青少年中进行的研究显示,血脂异常总检出率达28.5%。含糖饮料每周≥1次、静坐时间>10小时/天、超重和肥胖是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改善非常重要。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30年长期随访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生活方式干预使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糖尿病发病中位数推迟3.96年,平均预期寿命增加1.44岁。糖尿病发病风险持续下降39.0%,心血管事件下降26.0%,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33.0%。

9~年全国4.7万余人调查显示,慢性肾病的总患病率为10.8%。相关研究显示,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合并慢性肾病患病率高。

我国失眠患病率约为15.0%,平均患病年龄为43.7岁。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与急性心肌梗死密切相关。有研究系统回顾我国0~年抽样方法明确的14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流行病学研究,发现OSAHS总患病率为3.93%。男性高于女性。

《报告》强调,为降低日益加重的心血管病疾病负担,一方面仍要强调提高医疗水平,改善医疗质量,加强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另一方面也必须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从日常生活中积极控制行为危险因素。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原标题:《防心血管病,每个人都是第一责任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yz/1087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