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抗复发 http://m.360xh.com/xinwen/3260/54407.html队员名字后面,每一个圆点代表一次犯规,共有78个圆点。
一场没有打加时的比赛,应该多长呢?
在NBA,以前是小时30分钟,今年减少了暂停,变成大约小时15分钟左右。
在CBA,通常是1小时55分钟到小时。如果犯规多,罚球多,节奏慢,可能会打到小时0分钟到小时30分钟。
没错,1月18日广州主场对山东的主场比赛,没有加时,但持续了小时56分钟。晚上19点35分准时开赛,到终场鸣笛,我看了一下,是点31分。这确定无疑是CBA有史以来无加时最长的比赛,能超过它时长的比赛,可能只有山西队著名的三加时。
如果不是这场比赛的亲历者,我也不会相信这场球会打这么长时间。在点06分,我还在现场发了一条微博:“一场马拉松比赛,还没有结束呢。”没想到又打了快半小时才结束。
自然,网上的留言声讨逐浪而高,各种标题的文章铺天盖地。如果不是身处其中,你很难不倾向于那些谴责裁判的观点:78次犯规,99次罚球,3个小时,裁判太业余了吧?至于说裁判收黑钱之类的话,更是常规套路。
我来还原一下,一场4节无加时的篮球比赛,怎样变成近3小时的马拉松——
16:30酒店房间开会这是每场比赛前必做的功课。作为比赛负责人的技术代表,召集主裁判(CC)、第一助理裁判(U1)、第二助理裁判(U),为晚上的比赛做最后的准备。时间通常为一小时,然后裁判洗漱、着装,18点10分左右出发。主裁判和技术代表在听取两位助理裁判的发言后,会对比赛的重点做提炼总结。这就像交响乐队的指挥,这四个乐章到底应该快一点、慢一点、情绪和调子如何、主旋律何时进、是弱还是强,同一部交响曲每个指挥的风格不一样。一场比赛吹成什么样,取决于技术代表和主裁判对双方特点的认识,对这场球重要性的判断。
主裁是浙江的宋晓竞。他从年开始在CBA执法,已经进入第17个年头,年就升国际裁判。他在亚运会、亚锦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都值裁过,连续八年的中国十佳裁判。像他这个年龄段(5岁)及往上的老资历裁判,中国也就剩下10位左右。但我们知道,最近几年网络发达,临场事件增多,老裁判“中弹”的不少,宋晓竞还没有“负伤”过。
宋晓竞说,这场比赛,对山东和广州都非常关键。山东队刚刚在深圳输球,求胜心情迫切,而且从全明星周末到现在,等于没有动地方,打客场体力却很好,这场球防守一定会非常凶;广州队和北控名次非常接近,刚刚胜了南京同曦,那个得过58分的小外援已经回来了,他们还赢过辽宁和广厦。所以这场球一定会非常激烈,我们要从一开始就要控制好双方的动作,严防动作过大,更不允许伤人动作的发生。最近联赛出过几起违体停赛的事件,有些事件就是因一开始没有把双方过大和多余动作的苗头压住。
严,是这场比赛吹罚的主基调。
看得出来大家还是有些如临大敌,我跟他们开玩笑说:“放心吧,我当媒体监督的比赛,还从来没有出过事呢。”
宋晓竞他们几个就大笑,他们为这样的“吉祥话”感到很开心。
19:15裁判休息室入场
说是媒体监督,其实并不监督什么人,真正的工作是替记者采访创造条件。比如这场比赛结束后,广州队去新闻发布会的是胡珑贸,虽然他防丁彦雨航很出色,但数据上达不到要求,我们要求三项统计至少有一项是第一,或者是外援,所以我又请崔万军指导叫来了弗格。
他们在裁判休息室热身,满头是汗。离开休息室之前,他们把手放到一起,像运动员比赛前那样,齐声大喝:嗨!
这场球的所有准备工作已经到位,比如山东队主教练凯撒不能出现在球馆比赛现场,也都通知了山东队,因为他满了4次技术犯规,自动停赛一场。连唱国歌的时候,队员必须垂手肃立、目视国旗、开口齐唱,中国台北球员也要目视五星红旗,都做了要求。
没有任何征兆,显示这场球会打3小时。19:36天河球馆第一声哨开场后18秒钟,范子铭篮下强打贾诚,哨声响起,这是全场78次犯规中的第次。又过了14秒,丁彦雨航借掩护空切到篮下接球上篮,盯防他的胡珑贸追赶不及,有一个微小的推人动作,球进哨响。这是第二个犯规。
小丁补罚未进,广州队弗格推进到前场,山东队外线盾牌睢冉死缠不放。他尽量张开双手以交代清楚动作,但弗格回收时,睢冉躯干有一个上顶的动作,距离上一声哨刚刚过了8秒,第三次犯规吹响。
一分钟内有三声哨,并没有引起双方的丝毫警觉。成熟的球员,擅长从裁判最初的几声哨来判断本场尺度,以决定接下来的防守强度与动作。但CBA和其他篮球赛不同,对外援出场节次有限制,所以首发里会有范子铭、贾诚这样的年轻球员。
比赛开始1分57秒(1003")时,贾诚前场接球,右手对桑尼有个挡开的动作,桑尼往后倒地,被吹进攻犯规。这个球贾诚动作不规范,桑尼有假摔成分。交换球权,往后场走的时候,贾诚嘴里在抱怨,宋晓竞直接吹响哨子,给了一个技术犯规——这是最明显的信号:这场比赛会吹得严、抓得紧,这和准备会定下的调子是一致的。
0:05天河球馆第一次回看
第一节结束时,劳森从篮板后压哨投篮,进球亮灯。宋晓竞和助理裁判通过录像回看,确认进球有效。这是全场第一次通过录像来判定。没有人料想后面还会有7次。按照国际篮联的规定,回看录像有3个时间节点共1种情况,最主要情况包括:一、是否出界。二、球权归属。三、进球是否有效(计时器)。但CBA针对联赛的特点,又扩大了可以回看的范围,比如对于疑似违体犯规,在初判普通犯规后,可以通过录像来决定否升级为违体犯规,这和NBA是一样的;当走表出现问题时,也可以通过录像来纠正。赛后,有些文章写“多次回看录像”、“看了十几次录像”,这都不严谨,实际上总共8次。除了犯规多、罚球多之外,这也是造成比赛时间过长的重要原因。
但是仔细看每一次回看录像的原因,都是有据可查。其中4次回看是纠正计时器,3次和确认是否违体有关,1次是确认压哨进球是否有效。这8次回放中,4次确认了初判正确,1次升级为违体,3次通过回看纠正了计时器所剩时间。
也就是说,回看次数多,首先和这场比赛的计时器不走或误走有关,其次和比赛对抗强度有关。
广州山东“马拉松比赛”回看录像记录时间点回放条款具体情况回放结果Q10:00出手时间劳森压哨确认初判Q0:46纠正计时误回4秒确认初判Q37:44突发事件陶汉林倒地维持原判Q35:30升级违体胡珑贸升级初判Q30:30纠正计时罗旭东系鞋带补1秒Q47:55纠正计时未碰筐回4秒纠正初判Q4:9纠正计时4秒未开纠正初判Q41:38升级违体劳森倒地确认初判0:40裁判休息室坚持尺度上半场结束时,宋晓竞歪倒在休息室的椅子里,显得有些精神疲惫。
他们和技术代表讨论上半场的得失,都觉得没有问题。不过在技术统计表上,广州队已经有19次犯规,三人犯规次数达3次以,轮换防守丁彦雨航的衡艺丰已经4次;山东队0次犯规,五人犯规3次以上。
双方的主将也有大量罚球,丁彦雨航罚球11次,弗格15次,两队都罚了5次球。
他们一致的意见是:虽然尺度较严,但双方的防守强度丝毫没有减小;上下半场吹罚尺度必须保持一致。
这就是为什么,丁彦雨航下半场仍然有16次罚球,弗格1次罚球;山东队下半场次罚球,广州队7次。犯规次数有增无减,下半场山东队次犯规,广州队17次。
广州龙狮关键数据球员三分罚球犯规得分罗旭东-4-?弗格5--胡珑贸1-11-范子铭0-1-桑尼1-37-汉斯布鲁0-08-陈盈骏0-10-郑准0-0-18谷玥灼0-10-01衡艺丰0-10-06总计9--山东高速关键数据球员三分罚球犯规得分莫泰1-11-44丁彦雨航-6-?王汝恒-4-8贾诚0-10-睢冉0-10-张庆鹏0-10-吴轲0-1-41张辉0-10-陶汉林0-00-张春军0-00-60劳森4-66-总计9-33-
:15天河球馆漫长的回看
这场比赛最离奇的情景出现在第四节最后分31秒。
此前,由于各种罚球和回看录像,比赛已经拖到晚点以后。前面写了,这场比赛的8次回看录像中,有4次是纠正计时器时间,最长的是就是第四节这一次。
前三次的情形也是有意思:
第一次,出现在第二节结束前,广州队远投中筐,汉斯布鲁抢到前场篮板球,进攻计时器由11秒回到4秒。山东队提出抗议,因为CBA实行国际篮联新的规则,二次进攻回表14秒。虽然进攻计时器由4秒又改成了14秒,但汉斯布鲁从抢到篮板球到计时器纠正为14秒,中间有3秒左右的误差。通过录像回放,给改回来了。
第二次,第三节结束前半分多钟,山东队进球后广州队底线要发球,但罗旭东低头系鞋带,比赛计时器仍在走着(根据规则,只有比赛最后分钟才进球停表)。山东队替补席纷纷站起来,抗议广州队延误比赛。当即哨响,通过回看,确认罗旭东开始系鞋带时到吹停计时器,多走了1秒。
第三次,第四节结束前7分55秒,山东队吴柯投三分球未碰筐,进攻计时器却回到了4秒,通过回看纠正了。
弗格在前场运了很长时间球,4秒计时器却一直停留在秒,劳森急得跳脚。
但最后一次回放非常离奇:广州队进攻时,弗格到了前场,但进攻计时器只走了秒便停了。山东队正在布置联防,劳森看到计时器还剩秒,急得跳脚大叫。
这次回放,花了超过8分钟时间。比赛本来已经进行了超长时间,这8分钟让双方更加不耐烦。但偏偏回放过程很不顺利。
宋晓竞说,回放录像是转播车传送回来了,通过耳麦跟转播车联系,要求回放时间节点。他和助理裁判要来了手掐秒表,从4秒计时器停在秒时开始掐表,但两次放到一半,画面突然停了,只好重放。
你可能会说,为什么不跟后方回放中心联系呢?其实,我们的回放中心和NBA相比,不仅刚刚建立,而且人手少,宋晓竞认为,当时如果先打电话回去,再让他们确认时间,还不如自己现场掐表快。偏偏这天的传输不太顺利。
最后他们确认停表后少走了17秒。
最后一次回看录像,是判断这次劳森倒地前,广州队有没有违体犯规。
3:40天河球馆外山东队申诉
山东队输了这场球,他们从落后18分追回来,差点翻盘,因此对这场比赛的过程格外不满。
睢冉说:CBA必须正规化呀,我们山东队今年太不容易了,集团投了这么多钱,希望我们能拿出成绩来,可是现在这样的环境,让我们打球的到底怎么办?
他们决定申诉。根据流程,山东队上交了1万元现金,但写成申诉报告,已经是比赛结束一个多小时以后。
由于比赛过程漫长,除了比赛最后广州队疑似罚球违例,他们没有时间把计时器的各个时间节点明确写出来。最后,CBA公司答应他们第二天上午补交。这一晚,他们有些人又不能睡觉了。
0:10酒店房间复盘
虽然是第二天一大早8点的飞机,但宋晓竞和技术代表、两名助理裁判仍然没有睡觉。
他们在电脑上几乎把整场比赛复看了一遍,寻找到底哪里吹得不对。他们觉得,所有的回看录像,都是有理有据,没有问题。
让宋晓竞最纠结的是最后那个罚球,弗格第一罚不进,第二罚出手时停顿了一下,按理是罚球违例。
山东队还有一次暂停,0.6秒,但表就走完了。
宋晓竞说:“我当时要吹一下就好了。”
他不停地想那个罚球,脸色阴沉。我跟他说:“这感觉,就像我们出报纸有大错别字一样,印在纸上改不过来了。”
局外人难以理解宋晓竞此时的心情。
球迷在指责这场球的裁判时,有没有想过这场球的裁判压力有多大?
就在这场比赛前开准备会的时候,我们在讨论前一天广东跟江苏那场比赛的最后一球:易建联最后投三分时,疑似被打到手掌,广东队输球,赛后球迷的矛头都指向这场比赛的主裁判杨茂功。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往往一场比赛争议判罚取代整场比赛的过程,成为自媒体、论坛、社交媒体议论的焦点。
在这样的环境下,裁判往往在重大比赛前,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压力越大包袱越重,越让比赛的过程充满出错的风险。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压力越大,越容易出错,越出错,指责越多,指责越多,压力越大,更何况很多球迷并不真正了解规则。
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我们为数不多的拥有经验和资历的裁判,正在变得越来越少。
如果漏过下列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sl/8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