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高尿酸血症与肾功能正常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


本文刊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7(5):-.

DOI:10./j.issn.-..05.

作者:仲怀琴秦鹤锦戴宇翔等

通信作者:

戴宇翔

Email:dai.yuxiang

zs-hospital.sh.cn

葛均波

Email:jbge

zs-hospital.sh.cn

作者单位:医院心内科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医院优秀青年基金()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IN)的预测意义。

方法 回顾性收集年1月至年6月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接受PCI且基础肾功能正常的ACS患者共例,根据尿酸水平将血尿酸水平正常的患者设为对照组(例),将高尿酸血症患者设为高尿酸组(例)。分析两组患者PCI后CIN的发生情况,并对CIN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纳入标准:(1)入院诊断为ACS,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2)成功接受PCI。排除标准:(1)既往有肾功能不全病史;(2)入院血肌酸酐水平>μmol/L,或基于MDRD公式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60ml/(min?·?1.73m2);(3)有急性或慢性感染证据;(4)发病时正使用降尿酸治疗;(5)严重肝功能不全;(6)严重出血倾向。

结果 

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PCI数据情况分析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冠心病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史、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血肌酸酐、eGFR、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血白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HbA1C、发病前使用利尿药、ACEI/ARB以及他汀类药物情况、多支血管病变比例、置入支架数、置入支架总长度、低渗非离子对比剂剂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尿酸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18.2(7.6,98.5)mg/L比15.9(5.2,68.7)mg/L,P=0.](表1)、CIN发生率(19.8%比11.4%,P=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 logistic回归分析(表2)

以血尿酸水平作为连续变量(模型1)进行CIN相关性危险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P<0.10的变量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因血肌酸酐水平与eGFR、Hb与HCT、糖尿病与HbA1c存在强共线性,故未纳入血肌酸酐水平和Hb,结果显示,LVEF<50%(OR2.57,95%CI1.11~5.91,P=0.)、血尿酸(OR1.06,95%CI1.01~1.11,P=0.)、eGFR(OR0.98,95%CI0.95~0.99,P=0.)、HCT(OR0.96,95%CI0.82~0.99,P=0.)、HbA1C(OR1.51,95%CI1.05~2.60,P=0.)、对比剂剂量(OR2.60,95%CI1.45~4.67,P=0.)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

以高尿酸血症与否作为分类变量(模型2)进行CIN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单因素回归分析中,年龄、性别、糖尿病、LVEF<50%、高尿酸血症、血肌酸酐水平、eGFR、Hb、HCT、HbA1C、对比剂剂量与CIN发生显著相关;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因血肌酸酐水平与eGFR、Hb与HCT、糖尿病与HbA1C存在强共线性,故保留年龄、性别、LVEF<50%、高尿酸血症、eGFR、HCT、HbA1C、对比剂剂量等参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VEF<50%(OR2.53,95%CI1.10~5.78,P=0.)、高尿酸血症(OR1.77,95%CI1.21~3.40,P=0.)、eGFR(OR0.98,95%CI0.95~0.99,P=0.)、HCT(OR0.96,95%CI0.81~0.99,P=0.)、HbA1C(OR1.49,95%CI1.03~2.72,P=0.)和对比剂剂量(OR2.57,95%CI1.44~4.58,P=0.)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对于肾功能正常的ACS患者,高尿酸血症是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略

杂志邮箱:

cjic

vip..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sl/554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