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对冠状动脉的影响
运动对冠状动脉的有益影响主要包括:运动训练改善冠状循环的运送能力、产生适应性结构变化、提高了冠状动脉的扩张能力。
1.运动训练改善冠状循环的运送能力冠状动脉运输能力取决于血流容量和毛细血管交换能力。运动研究证明了运动训练引起的冠状循环适应性改变,是由于心肌细胞血管床代谢产物和营养物质交换运送能力得到了改善。
2.冠状动脉结构的适应性
(1)近端冠状动脉:由于运动训练增加了冠状血流容量和降低冠状血管的阻力。用组织学方法和血管造影技术证实,运动引起大鼠、猴和人类近端冠状动脉增粗,冠脉横切面积加大。
(2)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动物试验证实了训练能促进冠状血管生长,而心肌缺血是促进冠状侧支循环生长的关键因素。此外,有氧运动训练动物的侧支循环血流量明显增加,缺血区的侧支血管生长最明显,说明了运动在侧支血管生长中的作用。血管狭窄后再进行训练,冠状动脉侧支血管的生长最为明显。
运动增加冠状毛细血管生长或维持正常水平。运动量太大或太小不引起毛细血管增生反应,只有适量运动才能促进冠状毛细血管增生。
3.冠状动脉的扩张能力研究表明,运动训练提高冠状血管的扩张能力,比冠状动脉解剖结构变化更为重要。运动通过冠状血管和阻力血管的神经代谢和冠状动脉内皮调节功能的改善,调节血液来满足运动心肌对氧的需要量。
冠状动脉扩张能力与有氧能力呈正相关,人类又较大的血管扩张储备能力。
(二)运动引起冠状动脉适应性变化的机制
运动引起冠状血管适应性改变的因素有:剪切应力、代谢因素、机械刺激和神经激素等。
运动训练引起冠状血管扩张和血流增加。血流增加引起血管剪切应力增加。运动中出现的心率加快、心脏收缩力增加、动脉压升高和(或)冠状动脉扩张,使血管壁产生机械力改变。运动中多次重复机械刺激(剪切应力和牵伸力)和(或)代谢变化,可产生血管结构和血管调节能力的适应性改变。运动中神经激素变化对血管适应性的产生起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细胞在感受血管内环境和外环境中起一定作用,包括急性适应反应-血管阻力调节和慢性适应反应-血管阻力调节机制。运动训练引起冠状血管调节反应是对某些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如内皮介导的血管调节,内皮及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的调节。血管内皮细胞产生血管收缩因子和舒张因子。在高血压冠心病人,它们处于失平衡状态,运动训练则可使其失平衡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已经证实内皮素与冠状动脉痉挛,心肌梗死和高血压的病理形成有关。由于运动降低了钙离子内流而使内皮素收缩反应下降,因此运动有阻止冠状动脉病理形成和减轻病变严重程度的可能性。
赞赏
长按白颠疯会传染吗白颠疯早期证状的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sl/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