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应用Crusade双腔微导管开通冠状动脉


慢性闭塞性病变(CTO)被认为是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领域最大的障碍和挑战,因其开通成功率较低、并发症高,成为冠脉介入治疗的最后堡垒。CTO病变从器械选择、手法操作上均不同于非CTO病变。CTO病变的操作钢丝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CTO病变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多,失败率高,且耗时耗资,其意义究竟有多大?严格来说,所有的CTO病变都应该开通、恢复冠脉的“本来面目”。开通CTO病变的意义有如下几个方面:①缓解缺血症状;②改善心功能;③减少未来的心脏事件;④改善心肌电活动;⑤为其它血管的介入治疗提供安全支持。并且,CTO病变开通后可提高远期生存率约12%。

(双腔微导管)

随着介入器材的不断研发,介入操作技术的提高,CTO病变开通的成功率越来越高。我们应用Crusade双腔微导管成功开通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1例。患者男性,74岁,因阵发性胸闷、胸痛13年,加重1周入院,诊断为不稳定性型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示:回旋支(LCX)自钝缘支(OM)发出后完全闭塞。应用FielderXT及Pilot50导丝均未能通过闭塞病变,后应用Crusade双腔微导管送入2根导丝,1根进入钝缘支,另1根进入回旋支闭塞段,成功开通病变。

介入医师在处理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分叉病变等复杂冠脉病变时,经常要借助微导管来改善导丝的操控性,提高导丝的支撑力、通过性以及快速交换导丝。目前临床常用的微导管如Fincross导管和Corsair导管均为单腔结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尚存有明显不足。Kaneka双腔微导管(KDL,又称Crusade导管)是由Kaneka公司设计生产的双腔结构微导管,是用于分叉病变和CTO病变的创新产品,其远端柔软及小外径设计,实现了卓越的跟踪性,独立的双腔设计,提高导丝的操控性。这是Crusade双腔微导管在我市首次应用,新的介入器材的应用必将推动冠脉介入技术的发展,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张新才简历

张新才,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医院心内二科副主任,潍坊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医学院兼职副教授,山东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会青年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年考入潍坊医学院,年获得潍坊医学院医学学士学位,同年就职于医院开始做住院医师。年考入山西医科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年获得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年晋升为主治医师,年聘任为副主任医师。自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一线工作。在做住院医生和主治医生期间接受了严格完整的临床训练。经过20余年的临床实践,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处理各种疑难和复杂心血管疾病;擅长冠心病支架介入手术;擅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尤其擅长室间隔部位起搏),在应用CRT(三腔起搏器)治疗心衰方面有深刻体会;在我市率先独立开展先心病介入封堵术,擅长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介入封堵术;多学科协作开展卵圆孔未闭(PFO)介入封堵治疗偏头痛,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年作为山东省第六批援藏干部赴西藏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参加援藏工作,担任南木林县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为期一年半。由潍坊市委组织部组织采写的援藏事迹材料《真情献藏区,真爱铸医魂》在潍坊日报头版刊发,并在潍坊市委组织部网站报道。

欢迎







































北京白癜风医院在那里啊
治白癜风有什么土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hz/74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