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盘点年老年心血管疾病领域研究


专家简介

王晓明

空军医院老年病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陕西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医师分会会长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预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全军及陕西老年医学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

西安市老年医学专业分会主任委员

中央军委保健会诊专家陕西省保健委员会专家

国家科技奖励、中华医学奖励、国家新药评审专家

科技部、教育部及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

心脏杂志、中华保健医学、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

中华老年多器官衰竭杂志4个杂志副主编

中华老年医学、中华高血压等6个杂志编委

卫生部及军队重大支课题4项,国家自然基金5项

军队及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

发表SCI论文4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30余

1

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1.LancetDiabetesEndocrinol:体内多余的脂肪或会诱发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发生

来自英国萨里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体内多余的脂肪或是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发生的关键驱动因素。文章中,研究人员回顾了内脏脂肪和异位脂肪在疾病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在实践中测定这些类型脂肪的建议。体内脂肪的积累通常发生于重要器官周围,其也被认为是内脏或腹腔内脂肪,这些脂肪的积累会增加肝脏、心脏、胰腺及骨骼肌中脂肪的储存,过量的内脏和异位脂肪反而会影响机体的代谢,从而诱发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测定这些脂肪的含量或能改善上述两种疾病的预测、疗法和预防策略。

原文:NeelandIJ,RossR,DesprésJPetal.Visceralandectopicfat,atherosclerosis,andcardiometabolicdisease:apositionstatement.LancetDiabetesEndocrinol.Sep;7(9):-.doi:10./S-(19)-1.EpubJul10.

2.NatMed:一种特殊的肠道细菌有望降低50%人群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早期研究发现了肠道细菌Akkermansiamuciniphila的有益效应,其或能减缓小鼠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利用该细菌的灭活形式甚至能够更好地保护机体抵御多种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比如胰岛素耐受性、高胆固醇血症或脂肪组织中脂肪的堆积。近日,鲁汶大学等研究人员开展临床试验将肠道细菌Akkermansiamuciniphila注入人类机体中来观察其所产生的有益效应;研究者将Akkermansia注入到过重或肥胖的志愿者机体中,这些参与者均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综合征,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巴氏杀菌A.muciniphila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血症和血浆总胆固醇,且体重、脂肪量和臀围有所下降。降低了肝功能障碍和炎症相关血液标志物的水平,而整体肠道菌群结构不受影响。

原文:NeelandIJ,RossR,DesprésJPetal.Visceralandectopicfat,atherosclerosis,andcardiometabolicdisease:apositionstatement.LancetDiabetesEndocrinol.Sep;7(9):-.doi:10./S-(19)-1.EpubJul10.

3.JAMA:多吃鸡蛋摄入的胆固醇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早死风险

来自马萨诸塞州立大学洛厄尔分校(UMassLowell)的营养专家研究报告,随着一个人食用鸡蛋的数量增加,患心脏病和死亡的风险也会增加。研究人员追踪了全国各地的近名成年人的饮食、健康和生活习惯长达31年,发现大量消耗鸡蛋获得的胆固醇和健康不良有联系。美国现行的膳食指南并没有对每个人每天应该吃多少鸡蛋给出建议。营养专家已经开始相信,高胆固醇水平背后的驱动因素是饱和脂肪,而不是鸡蛋。

原文:ZhongVW,VanHornL,CornelisMCetal.AssociationsofDietaryCholesterolorEggConsumptionWithIncidentCardiovascularDiseaseandMortality.JAMA.Mar19;(11):-.doi:10./jama...

4.Circulation:利用健康的植物蛋白饮食代替红肉饮食或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来自哈佛大学和普渡大学的研究发现,利用健康植物蛋白替代红肉的饮食方式或能帮助降低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综合分析,来检测其它特殊饮食方式替代红肉给机体所带来的健康影响。这项研究中对高水平的红肉饮食与其它类型的饮食进行特殊对比分析后发现,利用高质量蛋白来源的饮食替代红肉饮食或会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发生有利的改变。

原文:Guasch-FerréM,SatijaA,BlondinSAetal.Meta-Analysisof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ofRedMeatConsumptioninComparisonWithVariousComparisonDietsonCardiovascularRiskFactors.Circulation.Apr9;(15):-.doi:10./CIRCULATIONAHA...

5.Nature:为什么保证充足睡眠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获得充足的睡眠是健康的关键,睡眠不足的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风险会增加21%。并且,与那些睡眠质量好的人相比,那些睡眠期间频繁醒来的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风险增加34%。医院的研究发现睡眠干扰组小鼠的下丘脑中下视丘分泌素的激素明显减少,小鼠血液和骨髓中的下视丘分素泌也显著下降。当他们将小鼠的下视丘分泌素敲除后,发现小鼠骨髓的造血作用明显增强,血液中的白细胞也明显增多。这表明睡眠干扰引起的下视丘分泌素的减少,确实能增强骨髓的造血作用,提高血液中白血球的数量,进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提示睡眠不足会增加炎症性白细胞产生的机制,这些白细胞已知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睡眠反映了大脑中控制觉醒的激素如何控制骨髓中的过程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原文:McAlpineCS,KissMG,RattikS,etal.Sleepmodulateshaematopoiesisandprotectsagainstatherosclerosis.Nature.Feb;():-.doi:10./s---2.EpubFeb13.

6.Nature:肠道上皮内T细胞调节代谢,加快心血管疾病产生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医院(MGH)的研究通过β7整合素(β7integrin)敲除小鼠等实验动物模型揭示上皮内淋巴细胞作为代谢检查点通过限制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生物利用度调节肠道内分泌活动,进而影响心血管疾病进程。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s),作为β7整合素表达量最高的细胞群,这组细胞延缓代谢,从而增加作为脂肪储存的食物摄入量,而不是迅速地转化为能量。他们发现缺乏这些细胞的小鼠能够摄入高脂肪和高糖的饮食,而不会出现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脏病等疾病。在主流代谢研究中通常被忽视的细胞类型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为我们后续利用这一发现来治疗代谢紊乱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原文:HeS,KahlesF,RattikS,etal.GutintraepithelialTcellscalibratemetabolismandacceleratecardiovasculardisease.Nature.Feb;():-.doi:10./s---9.EpubJan30.

2

心血管疾病或与阿尔兹海默病存在一定的遗传关联

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通过有效管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或能帮助降低阿尔兹海默病的患病风险。研究通过对来自多万人机体的DNA进行研究,鉴别出了特殊的DNA位点或能增加个体患心血管疾病和阿尔兹海默病的风险。长期以来,科学家们都知道APOE基因突变和阿尔兹海默病之间的关联,APOE基因主要参与胆固醇和脂质的代谢,该基因甚至会让某些患者患阿尔兹海默病的风险加倍,同时还会让其他患者的发病风险增加12倍;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鉴别出了介导心血管疾病和阿尔兹海默病发病风险的90个遗传位点或与上述两种疾病的发生直接相关,其中6个位点会对阿尔兹海默病产生明显效应,同时还会增加机体血脂的水平。影响脂质代谢的基因或许也与阿尔兹海默病发病风险有关,而促进其它心血管疾病风险因子的基因似乎并不会诱发阿尔兹海默病的遗传风险。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病因如何,心血管疾病和阿尔兹海默病或会因存在遗传关联性而同时发生,也就是说,如果你携带了少数基因突变,你或许不仅有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存在患阿尔兹海默病的风险。

原文:IrisJ.BroceEmai,ChinHongTan,ChunChiehFan,etal.DissectingthegeneticrelationshipbetweencardiovascularriskfactorsandAlzheimersdisease.ActaNeuropathologica,Nov.9,2,doi:10./s---6

3

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治疗新机制

1.NatMed:平滑肌细胞转化可阻止动脉斑块破裂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研究显示,单细胞测序揭示了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与疾病基因TCF21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保护作用。血管平滑肌细胞(SMC)体内表型转化成纤维细胞样细胞。SMC中特异性敲除TCF21能够显著抑制小鼠中的SMC表型转化,从而导致病变内以及病变的保护性纤维帽内存在较少的fibromyocyte。此外,TCF21表达与患者冠状动脉中的SMC表型转化显著相关,并且较高水平的TCF21表达与人CAD相关组织中降低的CAD风险相关。这些结果确立了TCF21和SMC表型转化在该疾病中的保护作用。

原文:WirkaRC,,WaghD,PaikDTetal.AtheroprotectiverolesofsmoothmusclecellphenotypicmodulationandtheTCF21diseasegeneasrevealedbysingle-cellanalysis.NatMed.Aug;25(8):-.doi:10./s---5.EpubJul29.

2.Nature:阻断有害胆固醇引发动脉粥样硬化保护的新机制

由于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会进入动脉壁驱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或使动脉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会驱动心脏病发作和中风发生,抑制该过程的疗法或能帮助有效降低危害机体生命状况的发生。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名为SR-B1(1型,B类清道夫受体)的蛋白质如何将LDL颗粒运送到动脉内皮血管中,同时发现DOCK4(细胞因子4)的蛋白质能与SR-B1合作,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早期阶段至关重要。提示利用基因疗法来关闭或降低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中SR-B1和DOCK4的功能,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原文:HuangL,ChamblissKL,GaoX,etal.SR-B1drivesendothelialcellLDLtranscytosisviaDOCK4topromoteatherosclerosis,Nature.May;():-.doi:10./s---4.EpubApr24.

3.NatMed:锻炼或能帮助机体有效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医院等研究解释了为何锻炼能够帮助机体有效抵御心脏病的发生,运动通过影响造血干细胞减少炎症细胞的产生和心血管炎症。研究发现自发奔跑会降低小鼠的造血活动。从机制上讲,运动减少了脂肪组织中瘦素的产生,增加了瘦素受体阳性的基质骨髓细胞中促静止造血因子。在Prrx1-creERT2中诱导瘦素受体的缺失;Leprfl/fl小鼠瘦素通过骨髓小生境细胞可调节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HSPC)的增殖和白细胞的产生,以及心血管炎症和预后。这些数据表明,体育活动通过调节环境改变了HSPC,从而降低了炎性白细胞的造血输出。

原文:FrodermannV1,RohdeD1,CourtiesG,etal.Exercisereducesinflammatorycellproductionandcardiovascularinflammationviainstructionofhematopoieticprogenitorcells.NatMed.Nov;25(11):-.doi:10./s---x.EpubNov7.

4.Lancent:利尿剂可能比其他类型的降压药效果更佳

高血压的一线药物包括噻嗪类/噻嗪样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dCCB)和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ndCCB)等五大类。

《柳叶刀》发表了一篇系统比较主流一线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的研究。研究人员对20多年间(-2)不同国家地区的九个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了3种主要临床指标(急性心肌梗死、心衰住院以及卒中),6种次要指标(心血管事件、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心脏衰竭、心源性猝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其他46项安全性指标的有效性。纳入分析的患者数量将近万人,其中48%接受了ACEI治疗,17%接受了噻嗪类/噻嗪样利尿剂治疗,16%接受了dCCB治疗,15%接受了ARB治疗,以及3%接受了ndCCB治疗。

通过3项主要指标及6项次要指标的对比,使用噻嗪类/噻嗪样利尿剂的患者比其他用药各组患者的各项患病风险大幅降低,而其它药物组两两之间则大部分没有明显差异。

原文:SuchardMA,SchuemieMJ,KrumholzHM,etal.Comprehensive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hz/662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