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重视海面下的冰山,


北京专业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717/4658077.html

长期以来,由于冠脉微血管解剖和生理的特殊性,以及冠脉造影等检测手段的局限性,使得冠脉微血管疾病(coronarymicrovasculardisease,CMVD)已然成为心血管疾病中的“死角”,临床中常出现仅以心外膜下冠状动脉的异常来解释整个冠状动脉循环疾病,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近几年,随着国内外研究的不断深入,CMVD及其临床意义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正式将此病命名为微血管功能异常并作为冠心病的一种类型,列入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治疗指南;年发表在《NatureReviewsCardiology》的文章指出,未来冠心病治疗的突破,取决于我们对于CMVD的理解和干预;而在年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年会(ACC)上,有研究报告指出,微循环障碍与高血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机制相关。

在CMVD已成为未来冠心病领域发展大趋势的背景下,《冠脉微血管病变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应运而生。年4月7日,第19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共识》发布会隆重召开,医院张运院士、河北医科大学心脏介入中心傅向华教授以及医院吴平生教授应邀出席,并就共识背景与冠脉微血管疾病诊治等内容进行了精彩介绍。

发布会专家合影

张运院士指出,距CMVD的文献报告出现已有半个世纪,但迄今为止,国际上仍无专门针对该病的指南或共识,我国临床医师对于此病的认识仍有很多误区。该《共识》作为国内外首部CMVD专家共识,其编写工作是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组织基础研究学组、介入心脏病学组、女性心脏健康学组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学组等四个学组的专家共同完成。

在谈及《共识》特点时,张运院士特别说道,汇聚编写组专家大量精力,其高度的创新性和广泛的共识性尤为突出,同时,编写组首次提出了CMVD诊断和治疗的6个专家建议,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在分析研究证据时,编写组高度重视我国专家在国际上发表的研究文献,从而使该共识具有较强的中国特色;而编写组提出的与国外专家不同的CMVD临床分型,使之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传统的冠心病概念主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hz/618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