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冠状动脉疾病 > 冠状动脉疾病红肿 > 编码讲堂胸心外科手术编码汇总剖析
当前位置: 冠状动脉疾病 > 冠状动脉疾病红肿 > 编码讲堂胸心外科手术编码汇总剖析
胸心外科手术主要包括了呼吸系统手术、心血管系统手术、消化系统食管手术以及胸部损伤手术。胸心外科手术一般风险高、技术难度大,过程复杂,且RW、CMI高,其正确编码、医院来讲十分重要。
本文通过对临床胸心外科常见十六大手术进行编码归纳,以供参考!
目录
一、肺手术
二、纵隔内手术
三、食管癌手术(一般术式包含5步)
四、贲门失弛缓症相关手术
五、脓胸清除术
六、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七、漏斗胸手术
八、手汗症手术
九、血胸清除术
十、心脏瓣膜手术
十一、冠状动脉血管搭桥术
十二、心房间隔和心室间隔缺损的封堵术和修补术
十三、主动脉瓣和升主动脉置换和冠脉移植术(Bentall手术)
十四、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并支架象鼻手术(Sun’s手术)
十五、保留主动脉窦的主动脉瓣和升主动脉替换术Wheat手术
十六、保留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置换加冠状动脉移植术David手术。
一、肺手术
单纯的肺部手术从轻微的部分到全部,如下:
32.2肺病或组织的局部切除术或破坏术
32.3肺节段切除术
32.4肺叶切除术
32.5全肺切除术
32.6胸腔结构的根治性清扫术(包括支气管、肺叶、臂丛神经、肋间结构、肋骨和交感神经的清扫)
可见,手术名称不能简单地用疾病性质+切除术,例如:肺癌切除术,这里手术的范围不明确,在手术分类中如果不指出手术范围,而且也无法假定其切除的情况,将会被按最轻微的病损(病灶)切除术对待。这种情况多数是不符合实际操作的,但也不能假定为全肺的切除术,那样也不一定正确。因此,必须详细指出实际的切除范围,否则只能遵守分类规则。
例1
肺癌切除术
开放手术:肺叶切除术(32.49)附加编码纵膈淋巴结清扫(40.)、肺门淋巴结清扫术(40.)或全肺切除术(32.59此术式包含了纵膈淋巴结清扫)
不要编码到肺叶切除术伴淋巴结清扫术(32.6胸腔结构的根治性切除,它包括支气管、肺叶、臂丛、肋间结构、肋骨和交感神经的整块清扫)
腔镜手术: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32.41)
根据具体手术情况可选择对应编码,如:
胸腔镜下肺叶伴邻近肺叶节段切除术(32.)
肺叶伴肺段切除术(32.x)
肺叶伴邻近肺叶节段切除术(32.)
肺节段切除术(32.)等同于肺段切除术、肺叶节段切除术。如曾行单侧肺叶手术,现行这一侧剩余肺叶切除术编码为:余肺肺叶切除术(32.x)
肺叶袖状切除术(32.)
肺叶袖状切除术简称“袖切”。可分为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和支气管袖状、肺动脉袖状肺叶切除术。部分肺癌患者癌变位于一个肺叶内,但已侵及局部主支气管或中间支气管,为了保留正常的邻近肺叶,避免做一侧全肺切除术,可以切除病变的肺叶及一段受累的支气管,再吻合上下切端,临床上称为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
如果相伴的非动脉局部受侵,也可以同时做部分切除,端端吻合,称为支气管袖状、肺动脉袖状肺叶切除术。附加编码手术中同时进行的肺门、纵膈淋巴结清除术及支气管成形术。
更多疾病编码知识推荐阅读
《疾病编码三剑客》系列书籍
(PS:文末附购买方式)
例2
肺良性病灶楔形切除(或仅行楔形切除的肺癌)
开放手术:肺楔形切除术(32.)
腔镜手术: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32.)
肺良性病变切除
开放手术:肺叶切除术(32.)
腔镜手术: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32.)
如同时进行了淋巴结的切除术附加纵隔淋巴结切除术(40.)
例3
肺大疱结扎术(32.21)
肺大疱是一种后天性肺囊肿,一般发生在肺的炎性病变之后,因肺组织破坏,小的支气管黏膜水肿,造成管腔不完全梗阻,产生活门作用,空气易进入已损伤的肺泡而不易排出,在这种强压下,肺泡间隔逐渐破裂,成为大疱。
若周围组织良好,可仅行肺大疱切除术;若为多发性或周围组织有炎性病变或明显纤维化,则做肺叶切除术。折叠术是以外科方法将任何组织打褶使其变短,或在中空脏器上打褶使其缩小。对应编码有:
肺大疱切除术32.
肺大疱缝扎术32.x
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32.2
胸腔镜下肺大泡缝扎术32.x
结合手术实际,有胸膜摩擦术的再加胸腔镜下胸膜划痕术34.6x02,开胸的填:胸膜划痕术34.6x00(别名胸膜摩擦术)
二、纵隔内手术
纵膈里组织器官多,因而可发生多种多样的肿瘤。
腔镜手术:胸腔镜下纵隔病损切除术34.3x04
开放手术:纵隔病损切除术34.3x02
例
胸腺病变
胸腺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起源于胚胎时期第3(或第4)鳃弓内胚层,系原始前肠上皮细胞衍生物,随胚胎生长发育而附入前纵膈。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或淋巴细胞的胸腺肿瘤最为常见。
腔镜手术:胸腔镜下胸腺病损切除术07.x
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07.(胸腔镜下胸腺全部切除术)
开放手术:胸腺病损切除术07.
胸腺扩大切除术07.(开放性的胸腺全部切除术)
三、食管癌手术(一般术式包含5步)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非晚期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常规的开胸手术创伤大,恢复慢,疼痛剧烈,并发症较高,因此在保证手术根治疗效的前提下,采用微创方法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是比较受推荐的手术方式。
(1)
食管部分切除术:
胸腹联合切口食管部分切除术42.-----两切口
颈胸腹三切口食管部分切除术42.----三切口
胸腔镜食管部分切除术42.
胸腔镜颈腹切口食管部分切除术42.
(2)
胃部分切除术:(用于做成管状胃)
胃部分切除术43.
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43.
(3)
食管胃吻合术
42.胸内食管胃吻合术
42.x胸内食管-胃颈部吻合术
42.食管胃弓上吻合术
42.食管胃弓下吻合术
(4)
淋巴结清扫术
40.腹腔淋巴结清扫术
40.锁骨上淋巴结清扫术
40.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5)
空肠造口术
空肠(营养性)造口术46.
(6)
食管良性病变相关手术
食管病损切除术42.
胸腔镜食管病损切除术42.
四、贲门失弛缓症相关手术
贲门失弛缓症是由于食管功能障碍,食物无法顺利通过因而滞留,使食管张力、蠕动减低及食管扩张的一种疾病。对应术式有:
食管肌层切开术42.7x00
食管贲门肌层切开术42.7x00x
改良食管肌层切开术[改良Heller手术]42.7x01
腹腔镜食管贲门肌层切开术42.7x02
内镜下贲门肌切开术(POEM)42.7x03
胸腔镜食管肌层切开术42.7x04
如同时行胃底折叠术的则需另编码:
胃底折叠术[Nissen手术]44.x
胃底折叠术44.
五、脓胸清除术
脓胸是病菌侵入胸膜腔,产生脓性渗出液积聚于胸膜腔内的化脓性感染。较为多见的致病菌为葡萄球菌和某些革兰阴性杆菌。
腔镜手术:胸腔镜下脓胸清除术34.x
胸腔镜肺剥离34.(别名胸腔镜下胸膜剥脱术)
开放手术:胸腔切开脓肿清除术34.
脏层胸膜剥除术34.x
胸膜剥脱术34.
六、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食管裂孔疝是指腹腔内脏器(主要是胃)通过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所致的疾病,食管裂孔疝在膈疝中最常见。
腔镜手术:胸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53.
开放手术:经胸食管裂孔疝修补术53.8
经腹食管裂孔疝修补术53.
七、漏斗胸手术
漏斗胸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有家族史,男性较女性多见。漏斗胸外型特征为前胸凹陷,肩膀前伸,略带驼背以及上腹突出。最近几年开展的微创手术为NUSS方法,该手术创伤轻,术后恢复快,术后下床活动早,手术并发症少,畸形矫正效果满意率高,复发率低,对成年人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腔镜手术:胸腔镜下漏斗胸NUSS手术34.x
开放手术:漏斗胸NUSS手术34.x
八、手汗症手术
手汗症是一种先天性疾病,表现为人的手掌严重多汗,甚至会滴汗,往往是手掌和脚两个部位出汗,有时候会合并腋窝出汗。
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是目前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唯一有效且持久的方法。
常用术式为: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断术05.0x01
九、血胸清除术
血胸是指全血积存在胸腔内,又称胸膜腔积血,胸腔积血。最常见原因是创伤或外科手术,绝大多数血胸是因穿透性或钝性胸部创伤引起。对应术式有:
腔镜手术:胸腔镜下胸腔切开止血术34.
开放手术:胸膜切开血肿清除术34.
手术后出血的二进宫手术止血:胸腔术后再切开止血术34.
十、心脏瓣膜手术
心脏瓣膜疾病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的原因造成心脏瓣膜病变,引起心脏血流障碍等病变。
当心脏瓣膜出现病变时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是瓣膜口出现狭窄,血流在心内流通不畅;二是瓣膜关闭不全,使得心脏收缩时血流会向前、后两个方向流动。
心脏瓣膜手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瓣膜修复,一类是置换。
心脏瓣膜的修补术、切开术(临床通常称为分离术)分类时首先要区分是闭合性(35.0),还是开放性(直视)(35.1)。心脏瓣膜术编码总结如下图:
直视下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对应编码有:
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置换术35.
主动脉瓣机械瓣膜置换术35.
二尖瓣生物瓣膜置换术35.
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35.
肺动脉瓣生物瓣膜置换术35.
肺动脉瓣机械瓣膜置换术35.
三尖瓣生物瓣膜置换术35.
三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35.
或三尖瓣瓣环成形术35.x
另编码体外循环辅助开放性心脏手术39.
十一、冠状动脉血管搭桥术
旁路移植术简称旁路术,俗称搭桥术,主要用于血管、消化管和泌尿道。冠状动脉血管搭桥术的分类,有对一根动脉、二根动脉、三根动脉、四根或更多动脉搭桥术的分类。
如果临床未指明是对几根动脉进行的搭桥术,则按一根动脉的手术处理编码。必须在实际阅读病案(手术记录)或与医师沟通后再进行分类。
36.11-36.14是对移植的冠状动脉数量编码
36.15-36.17是对桥梁血管部位编码
常用对应编码有:
单乳房内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36.
双乳房内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36.
一根冠状动脉的(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36.
二根冠状动脉的(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36.
三根冠状动脉的(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36.
四根或以上冠状动脉的(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36.
另编码体外循环辅助开放性心脏手术39.
十二、心房间隔和心室间隔缺损的封堵术和修补术
心房间隔、心室间隔缺损术式分为封堵术和修补术。一般介入封堵伞治疗适用于比较小的房间隔、室间隔缺损,是通过动脉进入一个导丝,把一个封堵伞送到缺损部位,进行封堵治疗,不需要开胸,创伤小,手术后恢复较快。无法封堵缺损的用修补术,指开胸进入心脏,直接缝合或使用自体心包片或涤纶织片修补缺损。编码时先要区分是封堵术还是修补术,修补术要区分是直接修补还是人造补片或组织补片。
常用对应编码有:
闭合法:房间隔缺损闭式封堵术35.
卵圆孔未闭闭式封堵术35.
室间隔缺损闭式封堵术35.
切开法: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5.x
卵圆孔未闭修补术35.x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35.x
房间隔缺损人造补片修补术35.x
经胸房间隔缺损闭式封堵术35.x
卵圆孔未闭人造补片修补术35.x
室间隔缺损人造补片修补术35.x
经胸室间隔缺损闭式封堵术35.x
心内膜垫缺损人造补片矫治术35.x(房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组织补片修补术35.
卵圆孔未闭组织补片修补术35.
室间隔缺损组织补片修补术35.
心内膜垫缺损组织补片矫治术35.x(房室间隔缺损)
另编码体外循环辅助开放性心脏手术39.
十三、主动脉瓣和升主动脉置换和冠脉移植术
主动脉瓣和升主动脉置换和冠脉移植术(Bentall手术)是治疗主动脉根部病变的经典术式,用于主动脉根部明显扩张病变、双侧冠状动脉开口移位、主动脉瓣无法成形修复的患者。该术式即应用带瓣人造血管替代升主动脉根部和主动脉瓣膜,并将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移植于人造血管根部侧孔的手术。
对应编码为:
主动脉瓣和升主动脉置换和冠脉移植术(Bentall手术)38.
附加编码:主动脉瓣切开和其他置换术35.
另编码体外循环辅助开放性心脏手术39.
十四、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并支架象鼻手术
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并支架象鼻手术(Sun’s手术)是用于治疗复杂型主动脉夹层、累及主动脉弓和弓降部的广泛主动脉病变。
基本手术方法:剖开主动脉弓,横断头臂血管,选择合适型号的支架象鼻经主动脉弓远端口置入降主动脉真腔;选择直径与支架象鼻相当的分叉人工血管,其主血管远端与带支架象鼻的降主动脉吻合,将对应的头臂血管分支先与左颈总动脉吻合,再将人工血管主血管近端与主动脉近端吻合,最后吻合无名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分支。
主动脉近端的处理依赖于其病理改变,要阅读手术记录,根据其病变可能行主动脉窦成形术(编码:35.主动脉窦修补术)、可能行主动脉瓣置换或成形(根据情况选择编码:35.21或35.22或35.);为体现支架象鼻手术根据病变情况再编码:39.胸主动脉支架置入术和(或)39.腹主动脉支架置入术。
对应编码有:
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并支架象鼻手术(Sun’s手术)38.
主动脉窦修补术35.
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置换术35.
或主动脉瓣机械瓣膜置换术35.
或主动脉瓣成形术35.
胸主动脉支架置入术39.和(或)腹主动脉支架置入术39.
另编码体外循环辅助开放性心脏手术39.
十五、保留主动脉窦的主动脉瓣和升主动脉替换术
保留主动脉窦的主动脉瓣和升主动脉替换术(Wheat手术),用于主动脉窦无明显病变,但无法保留主动脉瓣,且升主动脉明显扩张者。
手术方法:切除主动脉瓣叶,保留围绕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的主动脉窦壁,切除其余窦壁,用人工心脏瓣膜替换主动脉瓣,取一段人工血管修剪至合适形状替换病变的升主动脉。
对应编码:保留主动脉窦的主动脉瓣和升主动脉替换术(Wheat手术)38.
附加编码: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置换术35.
或主动脉瓣机械瓣膜置换术35.
另编码体外循环辅助开放性心脏手术39.
十六、保留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置换加冠状动脉移植术
手术方法:切除主动脉根部,切除主动脉窦,将人工血管裁成相应大小的3片,修剪成主动脉窦相应形状,进行主动脉窦成形。
对应编码:保留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置换加冠状动脉移植术(David手术)38.
附加编码:主动脉窦修补术35.
另编码体外循环辅助开放性心脏手术39.
本文作者:湖北医院病案科
屈小玲
DRGs系列丛书热售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hz/5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