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下吉林省急性心肌梗死诊治流程建议(第一版)作者:吉林省冠心病介入治疗质量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nCoV)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形势,各方力量联防联控,展开一场全国总动员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危急的疾病,具有很高的致死及致残率。“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早期积极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恢复有效的心肌再灌注是降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的关键,因此急性心肌梗医院、10、PCI医院内各个部门的迅速联动协作。针对吉林省区域特点,医院能够开展急诊介入治疗不普及,病人常常需要转运。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在保障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同时,要最大限度减少传播、防护医护等密切接触者。本文根据吉林省实际情况,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nCoV)防控形势下急性心梗诊治流程和路径中国专家建议(第一版)》、《致全国心血管医师——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控制背景下的防护策略》及心肌梗死诊治国内外相关指南,现制定吉林省急性心肌梗死诊治流程和路径策略,供吉林省广大同道参考,根据疫情的变化进一步更新。总体原则1、就近原则
鼓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近就诊、原地治疗,尽量减少患者转运和人员流动。
、安全防护原则
原则上伴有发热等其他呼吸道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热门诊首诊,若为疑似-nCoV医院隔离病房,待排除-nCoV感染后,方可转入心脏监护病房。
诊疗中由院方组织心血管专家会诊,制定治疗方案。诊疗流程和防护措施按院方制定防控流程执行。
3、溶栓优先原则
对于疑似或确诊为-nCoV感染的患者,若合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原则上应就地收入隔离病房,无溶栓禁忌证者优先选择溶栓治疗。
有溶栓禁忌证的高危患者,评估感控风险后可在符合感控要求的指定隔离导管室进行介入治疗,术后转入隔离病房。导管室人员实行三级防护。
4、定点转运原则
对于病原学检测阳性的-nCoV感染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若心血管病情尚稳定,而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高危患者,原则上应转运至当地医院进行治疗。
对于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如在院外发病,应转运至吉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如确实需要介入治疗,应在指定专用导管室进行手术,术后转入指定的具有负压隔离的监护室,进行单间隔离。并按国家规定尽快启动病原学检测流程,如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按常规处理。
5、远程会诊原则
鼓励吉林省、市、医院心医院借助远程会诊平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hz/5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