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手术策略的影响
——李妍精华掠影:
李妍教授通过Benchstudy介绍了各分叉技术要点,尤其是如何判定导丝穿网眼的位置。目前分叉技术以单支架为主,主要包括ProvisionalT技术和TAP技术,两种技术均需考虑从何处穿支架网眼。
TAP技术存在以下要点:
1)边支Rewire一定要从远端网孔,保证边支开口处支架丝覆盖。
2)边支支架定位要准确。
3)为实现分支支架精确定位及开口的有效覆盖,分支支架近缘(近端标记)应回拉至主支架外翻处,以确保分叉部位支架完全覆盖,同时采用两个正交投照位确定分支支架位置,实现分支与主支无缝对接。
双支架技术:
Mini-Clutte技术存在以下要点:
1)边支突入主支短,1-2节支架丝,避免主支近端限制性膨胀不良(腰征),导丝从近端网孔rewire时局部腰征明显。
2)2次rewire一定要从远端网孔,保证分叉嵴无多余的钢梁。
另一主流技术为Mini-Crush技术,
处理真分叉病变具有一定优势。该技术存在以下要点:
1)第一步主干球囊挤压分支支架必须充分。为了避免挤压不充分导致支架贴壁不良,建议使用与主干近端参考血管直径匹配的非顺应性球囊对分支支架进行球囊挤压,球囊远端定位不要超越分叉嵴。
2)边支rewire一定要从近端网孔,避免支架进入腔外。第一次下导丝要求从分支开口近端1/3处网眼进入,远端网眼进入分支有可能导致导丝走行于支架腔外;第二次下导丝要求从分支开口近端1/2处网眼进入。
2.李妍教授通过病例介绍了如何通过3D-OCT指导左主干支架的植入:在确定ProvisionalStent主支植入支架,边支是否需要植入支架时,李妍教授指出:Shiono等报道OCTMLA1.91mm2是预测FFR0.75的最佳界值,Conzalo等比较了OCT与IVUS对FFR0.8的诊断效能,MLA1.95mm2为界值。当MLA为2.36mm2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显著下降至65-67%。
3.最后李妍教授介绍了3D-OCT指导分叉病变优点
3D-OCT较IVUS及普通OCT能更准确更形象地指导分叉病变介入治疗,其主要优点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术前精准评估分叉病变特点、病变长度、landing区、支架直径、主支与分支的3D角度。2)术中评价导丝进入网孔情况、Carina局部情况、支架膨胀及贴壁情况、分支受累情况。
3)术后评估内膜愈合、晚期贴壁不良等。
征稿启事
我们竭诚欢迎大家将您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有趣的OCT病例向OCT青年医师俱乐部投稿,病例一经采用将定期讨论与发布,同时也有机会入选即将由人卫社出版的OCT病例图谱。
投稿邮箱:octclubcn
.
广西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时间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hz/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