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你该知道的重大疾病保险常识


01、重疾险的前世今生。

重疾险起源于南非,这故事想必有不少人已经熟知:

一位南非的心脏外科医师Dr.MariusBarnard发现自己的一部分病人在接受了成功的手术治疗后却仍然不久于人世,经过了解,他得知,高昂的治疗费用耗尽了病人的积蓄,导致病人在术后不得不拖着病体强行回到工作岗位。正常情况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3年以上的休养康复,而这些病人却在出院后不久就回到了工作岗位,这最终导致病人在术后几年内死去。

医师曾这样描述他的一位女性患者:

两年后,她再一次来到我的诊所,从她的眼神中,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死亡的讯息。她呼吸急迫,脸色苍白毫无血色,眼神中布满了对死亡的恐惧。她还在工作,她需要为孩子们留下积蓄,为他们赚足汽油费,房租还有教育基金。两个月后,她去世了。

医师意识到,手术只能挽救肉体的生命,但却无法挽救一个人的经济生命——许多人在术后甚至失去了自己的房子,工作以及尊严。

于是他找到保险公司,于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重大疾病保险,这款保险涉及四种重大疾病:突发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塞)、癌症(恶性肿瘤)、脑中风和冠状动脉搭桥术。据统计,当时80%的经费需求都由这四种疾病引发的。

重大疾病保险的发明者是一位心脏外科医生!

重大疾病保险的意义不仅仅止于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更重要的作用在于为被保险人提供患病后的经济保障,尽可能避免他的家庭在经济上陷入困境。

年之后,重大疾病保险陆续引入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并得到了迅速发展,保障范围也扩大到20种以上的重大疾病。

年,中国大陆引入重大疾病保险。

02

年,中国大陆引入重大疾病保险之后,起初各家公司都以较为谨慎的态度来设计和销售重疾险,承保额度较低,核保也较为严格。但同时,各家保险公司对于重大疾病保险中病种的数量和“重疾”的定义缺乏统一的规范,给消费者造成了一定困扰。

年,发生了著名的友邦重疾险事件。

年1月20日,6名投保人以其购买的《友邦守护神两全保险及重大疾病保险》“保死不保生”,合同条款存在明显欺诈内容为由,将友邦深圳分公司告上法庭。此事件经媒体报道,迅速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对重大疾病保险的质疑风波,并惊动了监管高层。

年4月3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共同组成“重疾险专家委员会”,制定并出台了官方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规范》对重疾险产品中最常见的25种疾病的表述和相关保险术语进行了统一,做了明确表述。同时保监会要求,自年8月1日起,各保险公司新开发的重大疾病保险的保障范围必须包括25种疾病中发生率最高的6种疾病,防止重疾险产品华而不实。

此后,凡是叫“重大疾病保险”的险种,都必须保障这6种疾病。重疾险产品保障哪些疾病,患病后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获得赔付,全都一目了然。

6种必保疾病包括:

这6种重大疾病,已经囊括了最常见、高发的重大疾病。

1.恶性肿瘤:

癌症,这是当下发病率最高的重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肺癌(黄霑)、肝癌(傅彪)、胃癌、淋巴癌(李开复、罗京),女性常见的乳腺癌、宫颈癌(梅艳芳),以及少儿常见重疾里最高发的——白血病。还有近两年“异军突起”的甲状腺癌,这种癌症常见于青年女性,已经成为当下赔付率最高的重大疾病之一。发病率之高,令许多保险公司闻之色变。甲状腺有结节的女士,最好每年定期检查。

PS:关于近两年兴起的癌症筛查,其实因癌而异。有些癌症(如肺癌、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目前已有成熟的筛查手段,可以有效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效果非常好。但是更多的癌症目前尚无有效的筛查手段,各类体检机构花样纷繁的癌症筛查,噱头成分居多。

2.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搭桥、脑中风后遗症:

这三种加起来,基本可以覆盖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需要注意的是三者的赔付条件各有不同,急性心肌梗塞和脑中风后遗症要求疾病持续一定时间、达到特定状态,而冠状动脉搭桥要求实际实施了开胸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才会赔付,与一些人印象中的“确诊即理赔”存在一定差距。

3.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终末期肾病:

这两种针对的是人体各种重要器官的病变、衰竭,包括心脏、肺脏、肝脏、肾脏,以及造血功能衰竭的情况,也要求已经实施了相应的手术(终末期肾病要求实施了肾脏移植手术或者已经历90天以上肾透析)。

保监会的要求是所有重大疾病保险必须保障上述6种疾病,但实际上,目前我们能见到的在售的重大疾病保险,都已经包含了《规定》中统一描述的全部25种重大疾病。这25种重大疾病可以涵盖90%以上的重疾发病情况。在这个基础上,一款产品保50种重疾还是保种重疾,对于消费者来说,并没有多大参考价值。

▲数据来源:通用再保险公司调研报告

一些保险公司为了以病种数量为噱头吸引消费者,会开发一些保障上百种重大疾病的产品,在开发这种产品的时候,精算师就要去跟再保险公司沟通,一边要控制费率,一边要增加病种。最后,增加的那些病种往往都是罕见病,有些常见于欧美,但亚洲人几乎不会发病,还有一些在全球范围内都极为罕见。

这样为了增加病种而增加的病种,对于消费者来说不仅没有任何意义,还增加了保费的支出。

因此,在选购重疾险时不应一味追求“大而全”,还是应当回归理性,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来选购重疾险。

经过06年友邦重疾险事件,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共同组成“重疾险专家委员会”,制定并出台了官方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防止重疾险华而不实。

03

重疾险是确诊即理赔么?

在不少人眼中,重大疾病保险是确诊即理赔的保险——一旦被保险人确诊重大疾病,保险公司就要立即理赔保额。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以《规定》中包含的25种重大疾病为例,25种重疾共分为3类:

1.确诊即理赔,12种;

2.采取某种治疗手段后理赔,5种;

3.达到特定状态后理赔,8种;

第一类,以恶性肿瘤为代表,确诊即可理赔。

PS:少儿重疾中发病率最高的白血病就属于恶性肿瘤。

第二类,以为代表,条款描述如下:

指为治疗严重的冠心病,实际实施了开胸进行的冠状动脉血管旁路移植的手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心导管球囊扩张术、激光射频技术及其他非开胸的介入手术、腹腔镜手术不在保障范围内。

这类“重疾”要求被保险人必须经过指定的手术治疗,而不是确诊即理赔。

第三类,以和为代表,其中脑中风后遗症的条款如下:

指因脑血管的突发病变引起脑血管出血、栓塞或梗塞,并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性功能障碍。神经系统永久性的功能障碍,指疾病确诊天后,仍遗留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障碍:

(1)一肢或一肢以上肢体机能完全丧失;

(2)语言能力或咀嚼吞咽能力完全丧失;

(3)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无法独立完成六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三项或三项以上。

关键词:永久性功能障碍,确诊天后。

这类疾病要求被保险人达到某种特定状态,通常是确诊一段时间后(90天或天)达到某种状态才能理赔。

看到这里,可能你会发现:

重大疾病保险的确不是“确诊即理赔”的保险。

因为除了确诊重大疾病之外,它还保障「重大手术」和「重度失能状态」,保障范围远大于“确诊即理赔”。

仅以“确诊即理赔”来解读,实在是小觑了重大疾病保险。

04

轻症不“轻”

年《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出台后,围绕重疾数量和种类的竞争告一段落。

同年,有寿险公司率先创新,在保险责任中加入了轻度重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轻症”。

此后各家公司争相效仿,纷纷在产品中加入轻症责任,从早期的10种左右,到今天动辄30-50种。

然而,轻症的“轻”是相对于重大疾病而言。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轻症绝对不“轻”。

对于轻症,更恰当的理解应当是“重大疾病的早期或极早期表现”。

目前,轻症责任不像重疾责任一样有官方的《规范》,不同产品中轻症的种类和定义尚无统一标准。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与高发重疾的关系来判断这些轻症责任是否重要,如果6种最高发的重疾对应的轻症都有涵盖,那这样的轻症责任应当可以算是保质保量的。

此前曾有文章将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轻微脑中风后遗症、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总结为“四大必选”轻症,这四项主要针对癌症前期、心血管疾病前期、脑血管疾病前期和轻度的脑溢血、脑中风,确实属于最常见的重大疾病。

此外,慢性肾功能障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肝脏手术、单侧肺脏切除、心脏瓣膜介入手术(非开胸)、主动脉内手术(非开胸)、单侧肾脏切除、胆道重建手术也是常见的轻症责任,也可以作为评估一款产品轻症责任是否齐全的标准。

PS:因为对于轻症疾病的定义没有明确的规范,所以有些公司会在这里动一些“手脚”。

有些公司会将这一种病拆成了三种:

因此,在评估一款产品的轻症责任是否完备时,还是要看具体条款,不能单凭病种数量来做判断。

05

要不要寿险责任?

寿险责任——就是身故赔付保额。(注意是保额不是保费)

目前在售的终身重疾险通常都带寿险责任,在重疾没有理赔的情况下,如果被保险人身故,也可以赔付保额。

说几个要点:

1.带不带寿险责任,对于重疾险的定价影响非常大,可以说是重疾险费率的分水岭

2.关于未成年人身故保额。

国家对于未成年人身故保额有一定限制:

0-9周岁的未成年人,身故保额不得超过20万人民币;

10-17周岁的未成年人身故保额不得超过50万人民币。

具体细则参见:保监发[]90号文件。

3.关于全残。

从精算的角度,一般认为全残发生率是身故的一个比例,对于已有身故责任(赔保额)的重疾险,有或者没有全残责任对于产品定价影响不大。

但从现实意义考虑,全残对于当事人家庭的影响更大——身故只是人去了,挣钱的少了一个,花钱的也少了一个;而全残是人没去,挣钱的少了一个,花钱的不但没少,可能花费还更多了……

因此,有全残没全残,几乎是不用动脑子的判断。

4.身故等待期。

等待期:又叫观察期,等待期内出险保险公司不用承担保险责任。

这种设计是用来防止逆选择「带病投保」等逆选择风险的,因此,意外所致的身故,不受等待期限制。

PS:关于寿险责任,有人觉得自己需要,有人觉得不重要,其实保险本身就是一个很私人的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自然也就有不同的解决方案。没有任何一款产品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理清需求,对症下药才是正道。

06

关于性价比的那点事。

最近一两年,许多朋友在咨询保险时都爱问一个问题:

XXX这款保险怎么样?性价比高么?

每当遇到这种问题我都会反问一句:

您觉得什么叫「性价比」高呢?

举例:

ABC三款产品,30岁男性,50万保额,20年交费:A产品95元/年,B产品元/年,C产品元/年。

您认为哪个「性价比」高?

C款是吧?

可是如果我告诉您:A产品18岁以前保额翻倍,66岁可以返本,B、C两款产品不返还保费,A、B产品身故赔付保额,C款不保身故,身故只能退现价呢?

现在,您认为哪个产品「性价比」高?

如果我再告诉您,C产品核保严苛,轻度脂肪肝加费30%,甲状腺结节直接拒保,A、B两款产品轻度脂肪肝可以正常承保,甲状腺只要甲功正常就能除外承保呢?

现在,您认为哪个产品「性价比」高?

举个栗子:

一件打底的T-shirt只要50元,一件羊绒大衣可能卖+,但没有人会说打底T性价比更高。因为,虽然两者都是衣服,但是用料和功能全都不同,自然不适用于简单对比。

同样的道理,在保险责任和核保尺度都不同的前提下,任何「性价比」的简单对比与分析都是耍流氓!

可能之前你在网上看到过一些帖子,诸如:“我是如何用元购买到万重疾险”,“最划算的消费型保险名单,买到就是赚到!”,“精心挑选出来的4款长期消费型重疾险”。

这些人会告诉你,买「消费型」重疾险!「性价比」高!「划算」!然后po几个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出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hz/115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