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嘉医疗
“宜嘉医疗”(_tech),聚焦医学大健康产业,汇集行业最有价值信息,播报行业动态、解读医改新政、跟踪创新项目、分享成功案例,阐述专家见解。聚焦、专注,与时俱进,方可把握医疗行业风云动象。
今天聊一聊哪些病人需要做冠状动脉造影,哪些病人可能需要放支架,哪些病人通过这些介入的诊断和治疗能够得到更多的获益。
因为我们中国人传统的观念并不愿意做这些有创性的检查,而是更愿意做心电图,更愿意做一个排的CT这种无创的检查。但是,这种无创性检查,比如心电图检查冠心病敏感性是60-70%,只能达到这种程度,也就是60-70%的病人通过心电图可以确诊,当然还有将近40%的病人没有诊断出来。
更重要的是,心电图只能诊断某些导联,比如前壁、下壁这些导联的改变,真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因为三根冠状动脉堵塞引起的,你要想了解三根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有没有堵塞,以及堵塞的严重程度、堵塞部位,只能做冠状动脉造影,才能给出清晰的影像学资料。
根据影像学资料我们才能给出更加完善的治疗方法,哪些病人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哪些病人可以放支架,哪些病人需要进行搭桥。
做介入的鼻祖是欧洲人,他说只要是有胸痛,或者是只要有缺血性胸痛,我们都需要做冠状动脉造影,了解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这是笼统的提法,当然,我们对于稳定性的心绞痛、不稳定性的心绞痛,还有急性的内膜下心肌梗塞和急性的ST抬高性的心肌梗塞病人,我们都需要给他做一个冠状动脉造影,来了解病人的三根冠状动脉中间哪根出现堵塞,哪根是正常的。
当然了,我们的心电图和同位素扫描,还有心脏彩超,已经能够帮助我们筛选出一些高危病人,比如急性心肌梗塞肯定是一些非常危重的病人,死亡率非常高,达到7-10%,还有一些频发的逐渐加重的恶化性的劳累性心绞痛也是病情比较重的。
有些病人通过12导联的心电图,中间都有一些ST的压低或ST的抬高,还有的病人,通过心脏彩超看到前壁和下壁有肿瘤,或者弥漫性、局部性的收缩功能障碍。这些因素,无创性的办法已经能够告诉医生这些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或者是高危险的状态。
这些情况下,我们除了前面提到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抗酸治疗、调脂治疗和抗缺血治疗以外,我们应该更加积极的给病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来了解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根据病变情况对病人进行支架治疗或者搭桥。
造影以后,哪些病人需要放支架,哪些病人需要搭桥,哪些病人需要药物治疗,也不是绝对的。
传统的心脏病学告诉我们,一般来说,冠状动脉的一支或者两根血管大于75%的狭窄,这些我们认为是比较严重的狭窄,都可以通过支架治疗来改善症状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一些弥漫性的病变或者左主干多支血管的病变,支架治疗通常没有外科搭桥效果更好。对于一些轻度的狭窄,也可以进行药物治疗。有些稳定性的心绞痛,只要病人很认真的服用一些抗血小板、抗凝、调脂、控制血压和降血糖的药物,病人也可以维持10年、20年的病情稳定,也不出现并发症、也不会造成突然的心肌梗塞和猝死,所以药物治疗一些轻、中度狭窄病人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对于那些严重的病人,比如血管99%的狭窄,或者血管完全闭塞,我们认为肯定是支架治疗和搭桥手术更能减轻病人的症状。
——下期预告——
郑大二附院心内科主任邵磊教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哪些风险?如何预防??
明日17点不见不散
精彩回顾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郑州大学二附院心内科主任邵磊教授:冠心病人如何有效进行药物治疗?(3)
宜嘉专访
郑州大学二附院心内科主任邵磊教授:如何诊断冠心病?(2)
宜嘉专访
郑州大学二附院心内科主任邵磊教授:哪些人易患冠心病?(1)
宜嘉专访
转载
投稿
合作
留言小编即可
宜嘉医疗
_tech
长按识别左边中科白癜风黄金周公益援助白癜风早期是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gr/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