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冠状动脉疾病 > 冠状动脉疾病感染 > 农商头条小龙虾看了文章忍不住说这么养
当前位置: 冠状动脉疾病 > 冠状动脉疾病感染 > 农商头条小龙虾看了文章忍不住说这么养
小龙虾,又称克氏螯虾,原产于美国和墨西哥等国。由于小龙虾体内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低,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因而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小龙虾消费市场一直火爆。
小龙虾现主要养殖区域在湖北、江苏等养殖水域发达地区。在这些地区越来越多的利用精养塘养殖小龙虾,能够获得不错的效益。而随着小龙虾消费需求越来越大,市场潜力进一步得到开发,很多地区开始利用稻田养殖小龙虾,“虾稻共养”模式充分利用稻田资源,达到水稻、小龙虾双丰收,提高了质量,增加了效益。
一
小龙虾特征及习性
小龙虾成虾体长约5.6-11.9厘米,呈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其摄食范围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食物匮缺时亦自相残杀。
龙虾适应性极强,适宜生长在水温为10-30℃。亦能耐高温严寒,可耐受40℃以上的高温,也可在气温为-14℃以下的情况下越冬。小龙虾生长迅速,在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饵料供应情况下,经2个多月的养殖,即可达到性成熟,并达到商品虾规格,一般雄虾生长快于雌虾,商品虾规格也较雌虾大。小龙虾的生长也伴随着蜕壳,蜕壳时,一般寻找隐蔽物,如水草丛中或植物叶片下。蜕壳后最大体重增加量可达95%,一般蜕壳11次即可达到性成熟。其寿命不长,约为1年。但在食物缺乏、温度较低和比较干旱的情况下,寿命最多可达2-3年。
繁殖季节喜掘穴。洞穴位于池塘水面以上20厘米左右,深度60厘米到1.2米,内有少量积水,以保持湿度,洞口一般以泥帽封住,以减少水分散失。在夏季的夜晚或暴雨过后,它有攀爬上岸的习惯,可越过堤坝,进入其它水体。
小龙虾属于杂食动物,在饮食习性上,小龙虾在池底比较喜欢吃泥,并且喜欢吃已经死亡的小鱼或者其它水中生物。主要吃植物类,小鱼、小虾、浮游生物、底栖生物、藻类都可以作为它的食物。机体虾青素含量跟其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是正相关,也就说机体虾青素含量越高,其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就越强。小龙虾自身无法产生虾青素,主要是通过食用微藻类等获取到虾青素,并在体内不断积累产生超强抗氧化能力。虾青素能有效增强小龙虾的抵抗恶劣环境的能力及提高繁殖能力。所以虾青素是小龙虾如此顽强生命力的强有力保障,当小龙虾在缺少这些含有虾青素微藻的环境中反倒难以生存。这也带给人们认识上的一些错觉:小龙虾必须生活在肮脏的环境中。
小龙虾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且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虾肉内还富含镁、锌、碘、硒等,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塞。小龙虾含有虾青素,虾青素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虾青素有助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另外,小龙虾还可入药,能化痰止咳,促进手术后的伤口生肌愈合。选购方法用洗虾粉洗过的小龙虾,往往看上去非常干净,色泽也很光鲜。但被腐蚀过后的小龙虾虾钳很容易脱落,如果餐桌上的小龙虾虾钳普遍比较少的话,使用洗虾粉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因此掉钳的小龙虾要慎食。
总的来说,小龙虾具有适应性强,抗逆能力强,食性广泛,种群增殖速度快的特点,不过却因常剪断农作物特别是稻作物而受到其“排斥”。
二
稻田套养小龙虾技术要点
利用稻田套养小龙虾能够有效利用稻田,同时小龙虾可起到除草除害作用,另外,由于小龙虾在稻田里游动,可增加田水溶氧量,它排出粪便,又起到了增肥的效果。
1、建造稻田养虾条件
(1)选择养殖小龙虾的稻田水源要充足、排灌要方便、土质要肥沃、保水性要强、不易被山洪淹没。面积以~平方米为宜。放养前要装好进出水口和稻田的防逃设施,要按照养殖技术要求搞好稻田的田间工程建设,开好沟、种好草、消好毒,田间沟凼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0%~20%左右。
开沟要在距离田埂内侧1~1.2米处,沿四周开挖宽1.5~3.0米、深1.0米左右的环形沟。在田块中间应开挖“十”字或“井”字形的田间沟,沟宽1.0米、深0.6~0.8米。田间沟与环形沟相通。利用挖出的泥土加固、加高田埂,埂面要加宽到1.5米左右,田埂和沟两侧的坡比都为2~3∶1。稻田四周要有防逃设备,四周用塑料薄膜、水泥板、石棉瓦或钙塑板建防逃墙,以防小龙虾逃逸。
(2)选择好水稻品种。养虾稻田的水稻经常被水浸泡,易倒伏,病害也多。因此,应选择抗倒伏性强、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的高产品种。
2、小龙虾虾苗虾种放养
(1)选择好放养模式
稻田套养小龙虾应放养虾苗或虾种,苗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爬行敏捷,附肢齐全。利用冬闲田养殖小龙虾,8~10月投放亲虾,放养密度为每亩投放抱卵亲虾10~15千克,亲虾雌、雄比例以1.2~2∶1为宜,放养规格为30只/千克以上的性成熟亲虾15~20千克。稻虾兼作的稻田,当年的3~6月投放幼虾,每平方米投放规格为~只/千克的幼虾40~50千克。幼虾运到田边后,沿田间沟进行多点放养,让幼虾自己爬行入田。在幼虾下田后10~15天,应搭配投放规格为3.3~10厘米的鲢鳙鱼种,每平方米放鱼种70~尾左右入田,以净化养殖水体。
(2)小龙虾虾苗虾种具体放养
放养小龙虾虾苗或虾种时要试水,试水安全后,才可放虾。小龙虾放养方法有两种:
一是在稻谷收割后的9月上旬将种虾直接投放在稻田内,让其自行繁殖,根据稻田养殖的实际情况,一般每亩放养个体在40克/只以上的小龙虾20公斤,雌雄性比3:1。
二是在5月份水稻栽秧后,投放规格为2-4厘米的幼体虾0-尾/亩或30公斤/亩。小龙虾在放养时,要注意幼虾的质量,同一田块放养规格要尽可能整齐,放养时一次放足。在晴天早晨或阴雨天放养,放养虾种时用3%~4%的食盐水浴洗10分钟消毒,高温天气进种、苗要谨慎消毒,最好是进种苗时不用食盐水浴洗,进完种苗后用生石灰10公斤/亩对水体消毒。
3、稻田套养小龙虾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坚持巡田,观察沟内水色变化和虾活动、吃食、生长情况。田间管理主要集中在水稻晒田、用药和防逃防害方面。稻谷晒田宜轻烤,不能完全将田水排干。水位降低到田面露出即可,而且时间要短,发现小龙虾有异常时,则要立即注水。小龙虾对许多农药都很敏感,稻田养虾的原则是能不用药时坚决不用,需要用药时则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及生物制剂。施农药时要注意严格把握农药安全使用浓度,确保虾的安全,并应要求喷药于水稻叶面,尽量不喷入水中,而且最好分区用药。
防治水稻螟虫,亩用毫升18%杀虫双水剂加水75千克喷雾;防治稻飞虱,亩用50克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加水25千克喷雾;防治稻条斑病、稻瘟病,亩用50%消菌灵40克加水喷雾;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亩用增效井岗霉素毫升加水喷雾。水稻施用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含鞠酯类的杀虫剂,以免对虾造成危害。喷雾水剂宜在下午进行,因稻叶下午干燥,大部分药液吸附在水稻上。同时,施药前田间加水至20厘米,喷药后及时换水。
4、稻田套养小龙虾饲养管理
稻田养殖小龙虾基肥要足,应以施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在插秧前一次施入耕作层内,达到肥力持久长效的目的。追肥一般每月一次,尿素5公斤/亩,复合肥10公斤/亩,或施有机肥。禁用对小龙虾有害的化肥如氨水和碳酸氢铵。施追肥时最好先排浅田水,让虾集中到环形沟、田间沟之中,然后施肥,使化肥迅速沉积于底层田泥中,并为田泥和水稻吸收,随即加深田水至正常深度。
稻田养虾一般不要求投喂,在小龙虾的生长旺季可适当投喂一些动物性饲料,如锤碎的螺、蚌及屠宰厂的下脚料等。8~9月份以投喂植物性饲料为主,10~12月多投喂一些动物性饲料。日投喂量按虾体重的6%~8%安排。冬季每3~5天投喂1次,日投喂量为在田虾体重的2%~3%。从翌年4月份开始,逐步增加投喂量。水质管理8~9月份高温季节,每10天换1次水,每次换水1/3;每20天泼洒1次生石灰水调节水质。日常管理每天巡田检查一次。做好防汛防逃工作。维持虾沟内有较多的水生植物,数量不足要及时补放。大批虾蜕壳时不要冲水,不要干扰,蜕壳后增喂优质动物性饲料。
5、小龙虾商品虾捕捞
稻田饲养小龙虾,只要一次放足虾种,经过2个月的饲养,就有一部分小龙虾能够达到商品规格。长期捕捞、捕大留小是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将达到商品规格的小龙虾捕捞上市出售,未达到规格的继续留在稻田内养殖,降低稻田小龙虾的密度,促进小规格的螯虾快速生长。在5月中旬至7月中旬,采用虾笼、地笼网起捕,效果较好。也可用抄网在虾沟中来回抄捕,最后在稻田割谷前排干田水,将虾全部捕获。2-3月份放养稚虾,一般在9-10份进入捕捞高峰期。9-10月份放养种虾,一般在翌年5-6月份进入捕捞高峰期。平时捕大留小,繁殖期禁止捕捞。
有些地区开始一年养殖两茬小龙虾。四五月份收一季虾,八九月份又收获一季虾,就是“一稻两虾”。“稻虾共作”一亩田可多产多公斤商品虾,增收多元。田里虾、稻同步增产,品质同步提升。
据测算,“稻虾共作”模式综合效益,亩产稻谷公斤~公斤,小龙虾公斤~公斤,比“稻虾连作”亩综合收益提高近元,比种稻亩增收元左右。
三
如何健康养殖小龙虾
据了解,近年来全国各地“稻虾共作”“稻虾连作”养殖面积逐年上升,小龙虾产量增幅明显;小龙虾养殖产值规模空前,养殖户热度极高,市场消费越来越火。
那么未来小龙虾养殖还需如何规范呢?
1、建立优良的种育基地
湖北省率先建立了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中心,建成0平方米遗传育种实验室、0亩良种中试基地和0亩良种种质资源库,通过与周边农户签订协议建成小龙虾生态繁育基地4万亩。湖北省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中心还联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成立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小龙虾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2、扩大健康养殖规模
据了解,年全国“稻虾共作”、“稻虾连作”生态种养模式大幅增长。部分地方政府也成立专项资金大力扶持小龙虾健康养殖。
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近年来,市场推出油焖大虾、清蒸虾、茴香整肢虾、麻辣虾球、泡椒小龙虾等上百个线上小龙虾品种。特别是湖北的潜江、江苏的盱眙开辟了“互联网+小龙虾+流通”的行业新模式,同时推出大型龙虾节,极大的刺激了小龙虾消费市场。全国首个小龙虾鲜活产品交易平台——中国虾谷网实现销售额过亿元。
4、严抓质量安全、提高监管能力
为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通过法制宣传、科普宣传、媒体监督和部门齐抓共管,督导和带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提档升级。建成小龙虾质量安全可追溯示范区,切实落实小龙虾养殖、收购、储运、加工、包装、销售等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有效确保小龙虾产品质量安全可控、来源可追溯。
5、打造品牌知名度
湖北潜江龙虾节、江苏盱眙龙虾节等小龙虾大型消费节成功举办,吸引了数百万消费者积极参与和互动。“小李子”、“靓靓蒸虾”、“虾皇”等餐饮品牌加大扩张力度,“虾小弟”、“霸气小龙虾”等名牌产品雄踞京东、淘宝等主流电商平台的销量榜首,小龙虾美食正成为全国喜爱水产品消费群体网购的首选。
四
小龙虾未来发展之路
保障小龙虾供需均衡,主要应当从扩大养殖规模和提高养殖质量上着手,通过调整养殖结构、推进标准化健康养殖、加强疫病防控等来提高养殖产品产量,切实保障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
1、拓展养殖面积
建立基本养殖水域的保护措施和渔业水域滩涂占用补偿机制。合理控制、科学规划、稳定池塘养殖面积,进一步挖掘池塘养殖潜力,同时大力发展稻田养殖小龙虾。加大低洼盐碱地、稻田等宜渔资源的开发力度。
2、普及推广优良品种、优化品种结构
针对当前小龙虾养殖中良种覆盖率低的现状,大力推广优良小龙虾品种,根据各地区的特点打造知名小龙虾品牌,拓展小龙虾市场。积极开展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产研对接融合,加快选育、引进适合稻虾共作的高端优质稻品种。
3、规范行业标准
积极探索制订水稻种植、小龙虾养殖、稻米加工等相关地方标准,达到品种优质化、种植绿色化、生产标准化、产业高效化。
4、加大养殖的资金投入,加快科技创新
加强对小龙虾养殖的财政支持,调动社会投入养殖的积极性,加大对小龙虾养殖小额信贷的支持,促进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格局。加强小龙虾养殖科技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培养,建立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围绕品种培育、疫病防控、饲料营养、质量安全和资源养护等关键环节开展联合攻关、技术集成,加快成果转化应用。
5、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加强小龙虾疾病预防,加强安全生产的技能培训,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防控并举,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6、加强品牌培育
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打造“虾稻”公用品牌,提高准入门槛,锻造品牌影响力及放大效应,提升“虾稻”米附加值。
7、促进三产融合
加快培育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完善生产加工营销多维网络,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
总之,要想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虾稻”产业,必须以水稻良种选育为突破口,以全程社会化服务为重点,以培育产业融合为载体,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稻田综合种养结合,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是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口粮安全的需要,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要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为目标,全力打造品种、养殖、加工、仓储、销售全产业链,打造优质高档品牌,促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稻”“虾”双丰收。
此文已被百度文库收录,详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gr/6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