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冠状动脉疾病 > 冠状动脉疾病感染 > 血管要靠养常见心血管疾病与营养干预
当前位置: 冠状动脉疾病 > 冠状动脉疾病感染 > 血管要靠养常见心血管疾病与营养干预
在我国,每10秒就有1人因为心肌梗死,永远离开这个世界[1]。
心血管疾病发病日益年轻化,不再仅仅是威胁中老年人的疾病。
营养是影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如何保护心脏健康?
如何缓解胸闷气短等症状?
如何增强心脏活力?
刘梅颜教授与您分享
如何保护心脏健康
快来点击下方视频观看吧~
??????
专家介绍
刘梅颜
首都医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北京医学会心脏心理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双心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以下是完整视频与整理的文字稿,以飨读者。
血管要靠养
常见心血管疾病与营养干预
主持人:
我们都知道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是威胁到我们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了,它的致死率以及发病率也都是在各大疾病中排到前列的。明代著名医学家龚廷贤就在他《寿世保元》一书中关于我们膳食营养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有一个非常精辟的论述,他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以恬脏腑,调和百脉,使一身之气流行冲和,百病不作。”那么营养科学与我们心脑血管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就有请首都医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北京医学会心脏心理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双心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梅颜教授为我们分享常见心血管疾病与营养干预。掌声有请!
刘梅颜教授:
今天到会的各位同道,我们的营养专家老师,还有我们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医院,我是心脏科医生,其实我个人很少有机会来参加营养和心血管疾病这样的一个交叉领域的一个研讨,我觉得这个话题非常的重要。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那里,大家都知道,我们是以心血管专科医院,其实见得最多的是高危、险重的心血管的病人,通常是在抢救的过程当中,会受到很多很多的这种情感上的冲击。就比如说我们的病人,他在这之前身体很健康,往往家属说他棒棒的,怎么突然一下子这人就不行了,觉得这个根本就无法承受,就是整个这个家里头的天全都塌了一样的。在这里,我们说这个心血管的这些病人怎么能够提前做一些防范,尽量地让心脏病晚一点到来。非常关键的血管功能跟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还有跟他的生活方式都有着极大的关联。所以,今天的这样一个小讲座跟大家交流,题目是命题作文儿,《血管要靠养》。我作为心血管的医生,就跟大家谈一谈心血管疾病的这种发生和营养之间的关联,用哪一些有效的方法来进行预防?
大家都知道心脏病现在都称之为是全球的头号杀手,不光是在中国,在全球都是一样的。拿北京为例,每十秒钟就会有一个人因为心肌梗死,因为猝死离开这个世界。那我们说这种突发的心脏病,它背后的原因其实跟目前的这种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把这个心血管疾病,包括这些猝死、心梗、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在内的都称之为是现代化的文明病。很多年前,我在医科大学念书的时候,我的老师曾经跟我们讲,说急性心梗是少见病。在这一点上,说我们大家把主要的方法记住就行了。后来工作之后,我发现它已经不是少见病了,几乎每天都有心肌梗死的发生。随着我做心内科医生这么多年,你就发现几乎是每十年一个跨度,我们发病的病人越来越年轻。过去说三四十岁得急性心梗,呀!大家就很惋惜,说这么年轻怎么就得了心梗的。但是现在我跟大家讲,医院里头十几岁的心梗也是有的。其实好多孩子从小就吃那个炸鸡腿儿,吃很高热量的东西,喝很甜的那个饮料,那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了心血管疾病的提早发生。所以,这样的年轻化的这个背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家都是职场人士,大家都经历过这种职场的压力,你为了要交任务,要赶时间,要尽量的把吃饭的时间也挤出来做任务,然后好交差,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对身体就是一个很大的损伤。其实我们说一个是吃的不均衡,一个是作息不规律,还有很重要的就是心理压力的增加。那我们说人体里头是有生物钟的呀,我每天早晨六点钟起床,六点半吃饭,七点钟出门,八点钟开始工作,在身体里头,在细胞里头有相关的这样的生物钟调整,如果你每天忙忙碌碌又吃不好,又睡不好,整天处于一个又烦又乱的这个状态之下,那个生物钟的调整就会被破坏掉。好,那我们说在这样的被破坏掉之后,其实人各种各样的毛病就来。人白天的损失是需要能量的补充,需要营养的均衡。
但是就是在中国,我觉得在目前的这个状态,其实处于一个很矛盾的。一方面,我们看到那个体重超标的人越来越多,血压高的、高胆固醇的人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我发现体内营养很不均衡的人也很多,比如说我们通常看见那个好多姑娘来看病,说心慌气短睡不着觉,干工作集中不起注意力,不知道是咋回事儿。那再一问,我说:你平常都吃什么?她说:大夫,我都十多年没有吃饭了。我说,啊!我说那你怎么活着呢?她说:我不吃主食,我每天就吃点儿鸡胸肉,就吃点水果蔬菜,就过这一天。甚至网上还有很多很极端的这个东西,就比如说要美就要么死,要想美你就得一定得饿着,得扛得住饿。我觉得这都是一些很错误的方法,其实美和健康是完全不矛盾的。
现在已经是冬天了,大家都知道在我们那个地方非常非常地忙碌,尤其是在今年格外的忙碌,我们在做这个疫情防护的同时,两条线做战,然后还要挡住这个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的这样的一个趋势。冬天是心梗、高血压高发的季节。为什么?因为气温的骤然下降会引发血管的收缩,如果处于动脉硬化的状态之下,血管的弹性被破坏掉了,它就很容易出现破裂,然后斑块的不稳定,缺血的发生,这就是突发的心脏的一些急性的问题。在老年人、在高血压、在高脂血症、在高尿酸血症或者是久坐的人群当中,非常非常容易多见。
大家都知道,心梗是一个要命的病。主要的原因就是供应心脏的血管被堵掉了,或者是在原有不稳定斑块的基础上突然破裂,那长出来的血栓在几秒钟之内可以把这个血管儿给它堵掉,堵掉的结果就会发生心肌梗死的这个问题。
大家看整个这个血管中间发黄的这个地方是油脂长出来的,它越长越大,随着人摄入不均衡胆固醇类的东西,高盐类的东西摄入的过多,相关的东西又不够的情况下,会引发血管损伤,会导致突然发生的这样一系列的情况。所以,通常我们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对个人来讲就意味着:一个转身,两个世界,就在你倒下的那一刹那,这个世界就全变了。还能不能救得回来,主要就是在于这根血管还能不能通,这就是我们心脏科的介入专业的大夫每天都在忙活的,就把这个堵掉的血管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它通开,给它放上支架,或者给它做好搭桥,让这个人能够活着出去。但是到目前为止,即便是说在心血管科有着这么高精尖的技术,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救过来。首发的心脏急症的患者大概有一半儿的人其实还是处于一个生命的极高危险当中,经常就抢救不过来。
所以,我们也试图把这些高危险中的病人在这之前,在他能谈笑风生的时候就能够预知他的风险在哪,引爆的导火索在什么地方,我们事先找出来做好防范,这才是最重要的,其实这样的防范是从血管开始的。
大家知道这个血管就像大树的树根一样,如果我们人是树干的话,血管在身体里面它就像根一样的密密麻麻的,从主干道到毛细血管网它是一个全套的这样的一个情况,这个红的是动脉系统,蓝的是静脉系统。人在吸气的时候,我们把氧气吸到肺里头,经过血氧的交换以后,这个红色的动脉血通过心脏供应到全身,进入到身体的周围组织的细胞当中进行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交换,大量的氧气进入到组织,二氧化碳出来,最后经过肺排出到体外。所以我们说这个人生它就是在这一呼一吸之间,一旦这样的一个过程受到影响,或者是被阻断掉,这个人就不可能健康。所以,这就是心脏的重要性。在这个心脏图片当中,我们明确地可以看到,这个红的是主动脉,它分出来的这两根儿的分叉是左右的冠状动脉供应整个心肌的这个供血。所以,心肌细胞的有效就在于这样的血氧供应程度,它能不能跟得上,能不能及时均匀地让心肌细胞得到这样的营养。
一个人大吃大喝或是长期的节食,机体处于一个很疲乏的状态之下,他的血管是不可能健康。我们说越瘦的人就越健康吗?那可不见得,其实越瘦的人意味着他这个血管的张力有可能越不足,如果他没有有效的营养和运动来做支撑的话,就很容易产生内皮损伤之后的动脉硬化的斑块,那这样的斑块每一天每一年它逐渐地长大,再突然经过一个什么急的事儿的时候,可能血管一下就破掉了,或者是没有什么急的事儿,他就是在上楼梯的时候,我见到的病人,他就是打了一个喷嚏,然后就心梗了。那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他的这个血管在早几年已经出现了渐进式的这样的一个变化,你能说打一个喷嚏就是他疾病的原因吗?不是,它仅仅是一个诱因。所以我们怎么能够保证这个血管的健康,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心梗的防范,我们说冬季非常重要,清晨非常重要。其实这个都是跟温度和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有关系,越冷的地方,温度越下降,心梗的发病率就会越高,越是容易激动的人群,越是暴脾气或者是承受精神压力非常大的这样的状态的人群越容易得心梗。
我们怎么保证这个健康的心脏,其实大家都非常关心说我怎么知道我的心脏是健康的。我们说是三个条件。
第一个要长得好,就是你这个心脏的先天性的结构发育是不是正常,这个是很重要。其实我见过很多的老人家跟我讲,她说:“刘医生,你看我都有四个孩子了。”这个老太太跟我讲,她说“我突然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我说这个不奇怪,先天性的房间隔缺损,这是在临床上是有的,很多年之后发现自己有先心病。还有一些就是刚一出生的孩子,就发现孩子一哭,怎么嘴唇就是紫的呀?它影响了血氧的交换,那这个是另外的一种发育的异常。
第二个就是心脏的节律是不是正常的,有些人跟我讲,他说:大夫,我不知道我心脏有病没病,我从来觉不出心脏的跳动。那我说恭喜你,你心脏肯定没病。有感觉的往往是不健康的,没感觉是健康的,心律的整齐非常重要。很多人在升职的时候、考试的时候,或者是碰见压力特别大的时候,甚至我看见小伙子在相亲的时候,他说:我就像那个心脏要蹦出来了,就特别难受,一阵儿一阵儿地乱跳,简直都要晕过去了。那我们说这是精神压力对心脏节律的影响,在心电图上往往是一个早搏或者是其它的室上速这样的心律失常。在老年人往往是有房颤,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总之,就是心脏的正常节律被破坏,这样的跳动其实经常很多人都会有,但是少量的早搏或者心动过速,不见得一定就是个异常现象。
第三,我们再来看心脏的功能,有些人说我爬不了楼梯,我过马路我一定是要绕平地绕出去很远,我上不了天桥。那我说这种情况一定是心脏的功能出了问题,那到一定程度它就叫心衰或心力衰竭,或者是心功能不全,在临床上非常多见。
所以,健康的心脏要看这三条,长得好,守纪律,能干活,缺一不可。如果出现了相关的一些上不来气儿,一到天阴的时候,我整个就透不过气儿来,我一进一小房子,我先把窗户门都打开,我就不能在狭小的空间里头呆着,我觉得马上就要犯病,就要晕死过去了。其实这很有可能都是心血管相关疾病的一些表现。
我们说怎么能让自己有一颗健康的心脏,其实先从健康生活方式开始。一定是要吃得好,动得好,睡得好,对吧?要做现在的这种三好学生。
我们说“吃得好”相对来讲是最简单,但是也是最不容易做到的,因为科学性非常强,尤其是现代人,那么说饮食要均衡,机体要在复杂的生化学环境之下,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功能,既避免摄入得过多,又要保证营养的均衡,这是相当大的学问。所以,我们营养专业的老师,在这中间做了大量的工作,膳食均衡吃出健康,其实大家都知道怎么来做。
从心血管医生来讲,要避免不稳定的斑块形成,避免高胆固醇血症,是避免冠心病很重要的一关。在这里,要告诉大家说多吃一点鱼类的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知道,北欧是一个很冷的地方,按理说冠心病应该非常高发,确确实实是这样的,但是有一部分的地区的人却很健康,后来就发现这一部分人是渔民,他们长年吃鱼吃得多,血管健康容易得到保证。那还有呢,就是有一些胆固醇类的这些东西,尤其是动物的内脏、蟹黄适当的摄入,我个人也觉得说就绝对不吃,有些人说我坚决就不吃这些东西,其实也未见得对,我们说适可而止是最好的。
还有就是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女性,优质蛋白的摄入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知道,大豆蛋白是可以预防相关的血管疾病,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还有一些食品如果含一点精氨酸的话,是有利于调节血管的张力的。植物动物中都是有的,包括我们过去老辈人做的芝麻糖、山药饼其实对人体都是有好处的。
在这里,从心血管医生的角度,我们建议,人过了40岁之后尽量少摄入甜食,就是对摄糖量是要有控制的,其中这个单糖和双糖其实都是需要是尽可能的减少,含糖的饮料或者是饮料尽可能地不喝,或者是少喝。
我们也看到过很多家族性的冠心病,我们说称之为是家族性的魔咒,有的人来了就非常明确,就是爷爷是60岁去世的,爸爸也是60岁去世的,我到了现在马上就60岁了,我怕这种家族性的魔咒到自己身上。其实我们现在看这种跟遗传相关的疾病很多的情况下是跟内在的一些胆固醇的异常或者是叶酸的缺乏或者特定的营养成分的缺乏都是有关系的。所以,对这种早发的、冠脉的硬化就是冠状动脉的这个硬化,如果是家族有遗传性的冠心病,我们还是建议要看一看这个叶酸的情况,可以适当地补一点叶酸,还有其它的一些维生素,它帮助调节血管张力,能够抗氧化应激。还有就是要刻意地增加含钙、含钾的一些饮食,对保护血管和血压都有非常大的好处。再有,就是对碘类食品的一些摄入也非常重要,包括海带、海米,过去说,会引发甲状腺的一些问题,其实现在看,合理的摄入碘其实是能够保护血管的功能。
当然还有一个话题就是跟辅酶Q是有关系的,大家知道,辅酶Q10它是在三羧酸循环链上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辅酶,应该说它就像是一个小驱动器一样的负责能量的产生、释放,在人体整个保证脏器的功能上,它还是有很重要的作用。其实,辅酶Q10大家也不觉得陌生,尤其我们这些学医的,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辅酶Q10治心肌炎、治心衰,那个时候还是针剂,在临床上用的很多。后来,逐渐的就是有了口服的一些制品。而且,医院里头,医生用处方的辅酶Q10还是仅限于心肌炎、急性期心衰的一个不稳定期用辅酶Q10,主要就是能够帮助心脏的一些能量的驱动,减少胸闷气短,还有心功能不全的种种的症状,让这个病变的心肌尽可能地长好,即便是长不好也不要扩大它的损伤。
从保健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欧美的科学家他们在保健的意识上或者是从对疾病的预防上,他们做的工作稍微早一点。所以其实大家看到有很多的辅酶Q10都是来自国外,亲戚朋友从国外回来就要带一点儿当做礼物来送人。有没有用?应该说它还是有用的,医院里是不是常用,它是作为一个辅助的治疗,帮助改善部分的心悸气短,甚至是心间区不适的各种症状,还是有用的,但是还是要合理地应用。
不管怎么讲,到目前为止,我们知道辅酶Q10如果在身体里头含量过低的话,就会引发种种的心慌乏力,甚至失眠,各种不舒服。在临床上,如果是怀疑自己有什么能量代谢的一些问题,是可以考虑在医生的建议之下,你先去查查心脏,别有什么大的毛病,然后作为辅助治疗是可以的。
所以,总的来讲心血管疾病是这样,不管是冠心病也好,高血压也好,我们今天都认为它是一个新生疾病,它一定是在特定的生理学的因素的作用之下,有相关的心理的压力的刺激,同时加上不良的生活方式引发的这一类疾病。所以,从哪一点上来入手最简单?锻炼身体,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同时呢就是把自己的这个饮食的均衡把它补充好,调整好总热量,既不要过度,营养也不要匮乏。所以,目前对心脏病患者来讲,我们提出来的建议还是低盐、低脂的饮食,尽可能地摄入的再丰富一点儿,含钾的、含钙的、含碘的多一点儿。然后日常在心血管的保护上,可能辅酶Q10,再加上一些相关的一些能够减轻心脏室壁张力的一些药物也都是不错的选择。好,我看时间差不多了,非常感谢大家,谢谢。谢谢大家!
主持人:
好,非常感谢刘教授的细致解读。谢谢!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帮助您,热爱生命并享受人生!
每天进步一点点,做自己生命中的冠军!
崇尚科学,追求专业,传播科学知识,传递健康理念!
冠军系统帮助所有渴望成功的朋友免费学习,成长、成才、成功!
深圳享健康俱乐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gr/5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