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急诊病例主动脉夹层


病例

主动脉夹层

患者男性,42岁

主诉:胸痛5小时,意识障碍2小时。

1入院情况

患者5小时前无诱因出现胸痛,以胸骨下段、剑突下为著,伴大汗,持续不缓解。4小时前就诊外院,查BP/61mmHg,HR41次/分,SpO%。心电图示V3~V5R导联T波双相,心肌酶正常,考虑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s,ACS)不除外,予阿司匹林mg+波立维mg+立普妥40mg口服,泮托拉唑静脉滴注。约半小时患者胸痛不缓解,HR40次/分,血压稳定,予阿托品1mg静脉注射,心率上升至次/分,吗啡5mg静脉注射,患者症状仍无缓解。约15min后,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出现抽搐、口吐白沫、牙关紧闭,伴小便失禁,考虑癫痫。心电监护未见恶性心律失常,收缩压~mmHg,予地西泮、力月西镇静,经口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复查心电图示Ⅱ、Ⅲ、aVF、V4~V9导联ST-T改变,无明显ST段抬高,考虑ACS、意识障碍待查,转至我院急诊,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抢救室。

查体:HR53次/分,BP/91mmHg,SpO%(气管插管),体型微胖,E1V1M1,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3mm,右侧2mm,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心音可,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Ⅲ/6杂音,余瓣膜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软,按压无痛苦表情。四肢未见水肿。

血常规:大致正常。

血生化:K+3.1mmol/L,CKU/L,CKMB、cTnI正常。

血气分析:pH7.36,PCO.8mmHg,POmmHg,HCO3-20.3mmol/L。

2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5年,收缩压最高达mmHg,间断服用降压药,具体不详,近期未服药。

否认糖尿病、冠心病、肾衰等慢性病史。

3入院诊断

1.胸痛原因待查

  急性冠脉综合征可能性大

2.意识障碍待查

3.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

4诊疗经过

患者入抢救室后完善相关检查。

1.常规检查

血常规:WBC15.01×/L,NEUT%91.2%,HGBg/L,PLT×/L。

血生化:ALT20U/L,K+3.9mmol/L,Na+mmol/L,Crμmol/L,BUN5.85μmol/L。

血氨:正常。

心肌酶:cTnI0μg/L→1.μg/L→3.μg/L,CKU/L→U/L→U/L,CKMB0.6μg/L→4.9μg/L→3.9μg/L,NT-proBNPpg/ml→pg/ml。

凝血功能:PT14.5s,APTT40.6s,TT26s,Fbg0.53g/L,D-Dimer95.99mg/L。

血气分析:pH7.36,PCO.8mmHg,POmmHg,Lac4.8mmol/L。

心电图:窦性心律,V1导联T波双向,V3R~V5R导联T波倒置。

2.影像学检查

头部CT平扫:右侧额叶、基底节区及左侧额叶皮质下小片状稍低密度影,考虑梗死灶;右侧半球灰白质分界不清。

主动脉CTA:主动脉夹层,从主动脉根部开始,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腹主动脉、直至肾动脉撕裂,同时累及左侧颈总动脉、头臂干、锁骨下动脉、冠状动脉(图1)。

图1 患者主动脉CTA结果

5治疗经过

患者胸痛伴意识丧失,结合其主动脉CTA检查结果,考虑主动脉夹层Ⅰ型(DeBakey分型)诊断明确,因累及左侧颈总动脉、头臂干,出现脑卒中表现,累及冠状动脉而表现为胸痛、心肌酶高。

入抢救室后继续予经口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通气治疗,因心率小于60次/分,无法使用艾司洛尔,予乌拉地尔注射液持续静脉泵入控制血压,血压波动在/80mmHg左右,并予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请心外科会诊,考虑患者诊断明确,但处昏迷状态,存在手术禁忌,病情危重,充分向家属交代猝死风险。

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当天晚上突发血压下降,继而出现心率减慢、心跳停止。经CPR抢救无效,宣布临床死亡。

7最终诊断

1.主动脉夹层Ⅰ型(DeBakey分型)

  累及头臂干、左侧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累及冠状动脉

2.缺血缺氧性脑病

病例点评

患者中年男性,基础高血压病史,平时血压控制不佳。高血压为主动脉夹层的危险因素。患者此次出现胸痛,结合其主动脉CTA检查结果,主动脉夹层DeBakey分型Ⅰ型、Stanford分型A型诊断明确,因累及左侧颈总动脉、头臂干,出现脑卒中表现、抽搐、昏迷等;累及冠状动脉而表现为胸痛、心肌酶升高。在CTA明确诊断后虽经高级生命支持,积极控制血压、心率,仍出现突发血压下降、心跳停止,最终死亡。结合患者CTA提示夹层已累及冠脉,并出现右室、下壁、后壁导联心电图改变和心率减慢,应该考虑夹层进展,导致心肌缺血累及心脏起搏传导系统,继而出现无法逆转的心脏停搏。

此患者在起初就诊时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给予双抗治疗,与主动脉夹层治疗相左,直到患者出现意识丧失无法用ACS解释,方才考虑到主动脉夹层的可能,其实此患者查体时发现主动脉的舒张期杂音已经有所提示。从该病例总结以下经验:对基础有高血压,血压控制不佳的胸痛患者需怀疑主动脉夹层;胸痛合并血压高的患者,需警惕夹层,应测量双侧血压、触摸双侧脉搏及股动脉是否对称,必要时完善主动脉CTA。对于明确诊断ACS的患者,给予治疗后患者胸痛症状始终无好转的,以及胸痛程度与心肌酶升高不相符的,需考虑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胸痛伴晕厥的患者,不能用ACS解释时,需考虑主动脉夹层累及头臂干、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引起的大面积脑缺血灶。

最后强调,查体发现异常相关改变不能用ACS解释的,特别是主动脉瓣区有杂音时,需警惕主动脉夹层累及瓣膜。

本文摘自《协和急诊疑难病例解析》(刘业成朱华栋主编,科学出版社)

获取本病例的详细解析,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gr/502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