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关于冠状动脉支架的ldquo前中后


来门诊咨询冠状动脉“支架”问题的患者不在少数,大多围绕“要不要放支架、放了支架后怎么办”等问题,也有患者对于放支架的过程非常感兴趣。为了让大家对于“支架”这个事儿有个全面的了解,我们将通过三期的内容,讲解“冠状动脉支架”手术的前中后。

到底该不该放支架?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就是我们常说的“支架”手术,早在年,就有医生分别在法国和瑞士几乎同时首次将支架放置到人体的冠状动脉中。截止目前,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支架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些患者就想了,既然手术已经这么成熟了,我的血管已经堵了70%,网上说狭窄超过75%就有危险,赶紧放个支架就当买个保险了。但是关于该不该放支架的问题,还是需要与医生多沟通,视具体情况而定。

对于突发急性心梗的患者,减少时间延误、尽快恢复心肌血流灌注是关键。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当冠状动脉病变直径狭窄≥90%时,可直接干预。当病变直径狭窄90%时,就要针对患者个体情况进行准确评估。例如,对于一些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动态心肌显像等检查显示其存在严重心肌缺血时,可以考虑进行手术。对于一些关键位置的血管,当左主干狭窄超过50%或前降支狭窄超过70%,均可以考虑放支架了。

选择“支架”还是“搭桥?”

除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外,心脏搭桥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也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一种方法。那么选择支架还是搭桥,这不仅是困扰患者的一个难题,也是医生需要衡量的问题。有人生动地将冠状动脉狭窄比喻成供应心脏的水管长水垢后堵了,支架植入术就是在原来的水管里放支架,将狭窄的部位支撑起来,恢复狭窄水管的直径;而搭桥手术就是找另外的水管材料(乳内动脉、大隐静脉等),从大水管上搭另一条管路到狭窄远端,恢复远端供血。患者的血管条件、一般情况、预后情况、自身意愿等都是选择时需要考虑到的。例如对于多支病变,病变弥漫,合并糖尿病,特别是支架手术不能完全血运重建或费用过高时,应首选搭桥手术。

哪些检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血管狭窄的程度呢?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冠状动脉CTA):

血管造影是一种介入检测方法,将显影剂(如碘试剂等)注入血管里,通过显影剂在X光下的显示影像来诊断血管病变。这是一种无创的检查,如果冠状动脉CTA正常,心脏大血管没用明显的狭窄,那么就可以基本排除冠心病了。如果冠状动脉CTA提示有明显的狭窄,则需要进一步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它可以明确冠状动脉有没有狭窄,狭窄的部位、程度或范围等,属于微创的诊断技术,需要住院检查。对于不明原因的胸痛,无创性检查不能确诊,而怀疑是冠心病的,可以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而对于冠心病诊断已明确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程度,选择治疗方案。

调整好心态很关键

有研究显示当患者经历手术和基础疾病的双重心理应激时,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会增加,这种不良心理反应会直接影响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一些关于“身体里放置了一个异物”、“放支架后是否能恢复正常生活”、“术后长期服药太麻烦”等问题对患者造成了一定的困扰。调整好心态对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我们也会在之后的文章中尽力消除这些疑惑,以期全面了解“冠状动脉支架”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44(5):-.

[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前后抑郁和(或)焦虑中医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循环杂志.,29(z2).

[3]杨跃进,华伟著.阜外心血管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高铸烨大夫

擅长:

1、冠心病、高血压、低血压、高脂血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2、头痛、眩晕、失眠、心悸、便秘、神经功能紊乱等病症的中医药综合调理。

3、慢性病、术后患者及亚健康的中医调养和康复养生。

出诊时间及地点:

周二下午,周四上午,中医院门诊楼A房间。

                







































北京儿童白癜风医院
皮肤病治疗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gr/405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