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冠状动脉罪犯病变纤维脂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冠状动脉罪犯病变纤维脂质斑块纤维帽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钟赟叶飞尤威吴志明

文章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45(7)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尽管采取了严格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措施,严重不良心脏事件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所导致的死亡依然占全球死亡的1/3。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通常是由于斑块破裂后发生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所致。易损斑块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及进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2/3的易损斑块为薄纤维帽粥样斑块,表现为脂质核心较大、斑块富含炎症细胞以及纤维帽较薄(纤维帽厚度65μm)。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腔内影像技术,分辨率高达10~20μm,因而很容易识别薄纤维帽脂质斑块。各种炎症细胞和大量炎症介质的参与是促成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炎症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phospholipase,Lp-PLA2)可以有效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炎症水平。本研究通过OCT分析冠心病患者罪犯病变部位纤维脂质斑块的纤维帽厚度,并分析hs-CRP、Lp-PLA2与斑块纤维帽厚度的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入选年1月至年1月在南京医院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入选标准:

(1)患者年龄18周岁;

(2)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直径≥2.5mm的心外膜血管目测直径狭窄50%;

(3)患者同意行OCT检查;

(4)冠心病的诊断符合参考文献标准。

排除标准:

(1)严重缓慢心律失常;

(2)目标冠状动脉测量段严重钙化、扭曲和成角;

(3)严重心力衰竭、肝肾功能衰竭或者呼吸衰竭;

(4)左主干严重病变或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

(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2.分组方法:

根据冠心病的类型,将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tableangina,SAP)组(4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P)组(52例)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NSTEMI)组(18例)。

3.临床资料的收集及血清学检查:

患者在入院后测量身高和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记录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卒中等病史及吸烟史。入院后第2天抽静脉血送本院检验科行生化全套等检查。术前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3ml,送本院检验科分别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和Lp-PLA2水平。

4.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方法:

患者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常规选择经桡动脉途径,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桡动脉后置入6F鞘管。分别送入6FJL3.5或JL4.0和JR3.5造影导管至左、右冠状动脉开口,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左冠状动脉造影一般采用正足位、右前斜足位、右前斜头位、正头位、左前斜头位和蜘蛛位;右冠状动脉造影至少采用左前斜位和正头位。造影要求对比剂完全充盈整个血管段,血管壁显影清晰,无层流显像。

5.OCT图像的获取和分析:

频域OCT的系统为C7-XR或者ILUMIENOPTIS(美国圣犹达公司)。采用常规方法行OCT检查,获取冠状动脉罪犯病变纤维脂质斑块的OCT图像。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结合患者胸痛发作时的心电图改变(包括缺血性ST段改变、T波倒置和病理性Q波等)确定罪犯血管。对SAP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最狭窄部位通常为罪犯病变;对于UAP和急性NSTEMI患者,罪犯病变通常表现为斑块破裂迹象,伴或者不伴有局部血栓形成。

采集的OCT图像由技师和有经验的医师共同认可其质量后刻盘,由两名有经验的医师在不了解患者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诊断的情况下分别分析OCT图像并达成一致意见。OCT图像分析参照年发表的OCT图像识读专家共识。纤维帽指覆盖在边界不清的低回声斑块脂质核心上的高回声结构;薄纤维帽定义为纤维帽厚度65μm。

6.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其中两组间的比较采用SNK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血清hs-CRP、LP-PLA2水平与纤维帽厚度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hs-CRP、LP-PLA2水平与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以薄纤维帽粥样斑块为因变量,以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s-CRP和Lp-PLA2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基本临床资料(表1):各组之间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清肌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2.

术前血清hs-CRP和Lp-PLA2水平(表2):NSTEMI组术前血清hs-CRP和Lp-PLA2水平均高于SAP组和UAP组,UAP组术前血清hs-CRP和Lp-PLA2水平均高于SAP组(P均0.05)。

3.

纤维脂质斑块性质的OCT检查结果(图1、表3):NSTEMI组和UAP组的罪犯病变纤维脂质斑块纤维帽厚度均小于SAP组(P均0.05),NSTEMI组与UAP组之间的罪犯病变纤维脂质斑块纤维帽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组薄纤维帽粥样斑块、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比率均高于SAP组和UAP组,UAP组薄纤维帽粥样斑块和斑块破裂比率均高于SAP组(P均0.05);NSTEMI组和UAP组斑块内钙化比率均低于SAP组(P均0.05),NSTEMI组与UAP组之间的斑块内钙化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图1NSTEMI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和OCT影像(NSTEMI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OCT为光学相干断层成像;1A为冠状动脉造影,箭头所示为右冠状动脉远段狭窄80%;1B为OCT影像,箭头所示为病变处斑块破裂;1C为OCT影像,箭头所示为病变处红色血栓;1D为OCT影像,病变处TCFA的最小纤维帽厚度为50μm)

4.

血清hs-CRP、LP-PLA2水平与纤维帽厚度、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的关系: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术前血清hs-CRP(r=-0.,P0.05)和Lp-PLA2(r=-0.,P0.01)水平与纤维脂质斑块纤维帽厚度均呈负相关;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术前血清hs-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破裂(r=0.,P0.01)和血栓形成(r=0.,P0.05)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术前血清Lp-PLA2水平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破裂(r=0.,P0.01)和血栓形成(r=0.,P0.01)也呈正相关。

5.

冠状动脉罪犯病变薄纤维帽粥样斑块的相关因素分析(表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Lp-PLA2水平与薄纤维帽粥样斑块独立相关(OR=1.,P0.01);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hs-CRP均不与薄纤维帽粥样斑块独立相关(P均0.05)。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赞赏

长按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fz/98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