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年华中心血管病大会护理分论坛圆满


年6月27日-年6月29日,由中医院、医院、国家心血管病华中分中心、医院心脏中心、医院联合主办的“华中心血管病大会护理论坛”在河南郑州万达文华酒店圆满召开!

本次会议瞄准心血管病发展的前沿,以“专业·发展·规范·实践”为主题,医院管理研究所护理中心副主任张海燕、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科主任孟庆义、中医院护理部主任郝云霞、医院医务部副总经理蔡来荫、首都医科医院心内科主任史冬梅、医院副院长高传玉、副院长程兆云、郑州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助理张艳、医院护理部主任杨巧芳、医院介入科护士长赵文利等多位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各位专家就心血管疾病护理领域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和临床实践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全方位、多角度地学术交流与探讨,为来自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各大院校的余名与会者奉献了一场学术的饕餮盛宴。

会议伊始,医院护理部主任杨巧芳主持开幕式,杨主任隆重介绍了出席大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对大家不畏酷暑积极参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医院副院长高传玉教授致欢迎辞,感谢各位专家、学者莅临华中心血管病大会,希望大家借大会之机,讲学术共交流,共同促进心血管疾病诊疗、护理的发展,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高院长儒雅的气质,亲切的话语,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医界大咖传新知学术交流展异彩

1

医院急诊科主任孟庆义教授为大家带来《意外猝死之发生机制与护理对策》的主题报告,孟教授结合大量生动的临床案例,讲解了非预期死亡的多种原因,强调临床护理实践需要立体思维,并提出将过去“顺藤摸瓜”的机制护理、现在“审明思辨”的临床护理、将来“多谋善虑”的预见护理、空间上“运筹帷幄”的意外护理相结合,构建四维立体护理思维模型。

据统计,全世界约有十亿人受高血压的影响,它已成为心血管死亡的首位危险因素。医院副院长高传玉教授从中国高血压患病现状出发,结合国际高血压患病研究,为我们讲述了高血压的诱发因素及危害,并对CSPPT研究、肾动脉内膜消融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行了详细解读。

科技改变生活,科技引领创新,科技发展带来了医疗方式的重大变革,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应用于临床,造福亿万百姓。医院副院长程兆云教授用动画、视频教学的方式,带领大家领略我国自主创新研制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对终末期心衰患者带来的新曙光,他从心衰治疗的瓶颈、心脏移植国内外现状以及人工心脏的原理、发展历程、技术变革等方面,报告了医院在人工心脏方面的新进展。

首都医科医院心内科主任史冬梅教授对《中国心脏外科冠脉杂交血运重建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她从冠脉杂交血运重建技术的定义、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方法、临床推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说,倡导护理人员认真贯彻专家共识,共同推动冠心病临床实践健康、规范发展。

护理专家谈护理精彩纷呈促发展

2

医院管理研究所护理中心副主任张海燕教授以《拥抱变革用心培育共促成长》为题,从拥抱变革-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用心培育-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教学相长三方面展开,带领大家熟悉了护理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及工作重点,她对护理教学进行了深层次剖析,让我们更加明晰了如何转变教学理念、机制和策略,培养更多心中有患者、有“思维”的护士和护生,从而全方位、全周期的保障患者安全。

中医院护理部主任郝云霞教授带来《从指南到实践-心血管患者人文关怀》的专题报告,郝主任通过大量临床实际案例,向大家讲述如何将国内外医疗护理相关指南、人文护理相关课题研究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她将护理的概念进一步凝练和升华,教会我们如何将人文融入到临床实际工作中,使冰冷的技术焕发出有温度的光彩。

医院医务部副总经理蔡来荫教授以《个案管理师的角色与功能》为题进行报告,详细阐述了个案管理的定义、原则、流程、发展状况与趋势,以及个案管理师专业生涯规划,使大家认识到个案管理师的的开展能够为患者实施更好的整体性、持续性的医疗服务。

郑州大学张艳教授从立项课题选项的关键词入手,以现有科研课题为例,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从临床实践看护理科研》,指导大家从临床护理实践入手,从国家政策层面、护理医院的地域特色等方面,寻找、发现涉及多学科、多角度、多方位的科研课题,极具启发及引领意义。

医院护理部主任杨巧芳教授从CRRT的发展背景、临床应用为切入点,围绕《CRRT护理循证研究》系统化的讲解如何运用文献法、专家咨询、论证法等循证护理的实践方法来指导临床实践,指出了CRTT护理循证研究中的不足,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对临床护理科研的开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随着血管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的发展,含碘对比剂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其安全使用和合理选择也日益受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fz/634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