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活不成了,没想到还能回家过年!感谢徐主任!”年1月29日,医院心血管二病区一名84岁的老太太在出院前拉着该病区主任徐宏耀的手感谢道。
日前,我院心外科专家徐宏耀主任为这名高龄患者成功实施“胸腔镜辅助下微创小切口心脏搭桥手术”,手术历时两个半小时,术后第一天即从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进行治疗,于年2月1日康复出院。此次胸腔镜辅助下进行的微创小切口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术属我院首例。
这位老太太因常常出现胸闷、心绞痛入住我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后发现前降支狭窄度高达95%,并钙化严重,右侧冠状动脉已完全闭塞,失去介入手术条件,必须通过心外手术治疗,随后转入我院心外二病区。徐宏耀主任结合内科医生的建议,考虑到患者的实际病情和家属意愿,经过多次的专家会诊讨论,最终确定手术方案。
徐宏耀介绍说,这种手术的适应症为年老体弱,心脏单支血管病变严重,其他血管基本不需要手术的患者。而乳内动脉有病变或不通畅的则不适用。这位老人一是高龄,身体体质较差,不宜进行创伤性较大的正中开胸手术;二是其主要病变在左前降支上,前降支是心脏最重要的冠状动脉血管,供应左心室的大部分区域,如果将乳内动脉游离出来后搭入到前降支上,即可对患者的主要症状有所缓解,并且乳内动脉搭桥的远期效果很好,10年血管的通畅率可达98%,也是对患者最有利的。除此之外,患者自身体内重要器官没有重大疾病或损伤,这也是符合此项手术的重要指征之一。
利用胸腔镜进行心脏搭桥手术,不仅需要主刀者精湛的手术技巧和熟练的胸腔镜操作技术,对麻醉(需双腔气管插管)、及手术配合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由于切口部位很深,要将纤细的乳内动脉游离出来有一定的难度,更需要全面系统的考虑病情,预防操作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手术无大小,即使你拥有再精湛的技术,也需要制定预备方案,这不仅是对技术的严谨要求,更是对患者的尊重。”徐宏耀主任说。
这种手术方式,和传统正中开胸手术相比有强大的优势,不仅创伤小(此次手术切口只有10厘米),无需锯开胸骨或肋骨;输血量极少(本例无输血),不使用体外循环;而且恢复快,手术费用也有所降低。据悉,这位老太太出院前的复查结果显示手术部位血管运行良好,胸闷、心绞痛症状消失,生活能够自理,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据专家介绍,此次利用胸腔镜技术进行此类手术可以使12——15厘米长切口进一步缩短至10厘米左右。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冠心病属于老年性疾病,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手术方式不仅创伤小,而且能大大降低手术风险,对延续生命、提高老龄患者的生存质量都有显而易见的价值和意义。
目前,心外科领域已经发展到很高的一个阶段,而每一次小小的进步就是一个大的创新,都凝聚着很多医务人员的智慧、勇气与汗水。将微创运用在心外科手术上,将是未来心外科发展的又一大趋势。心血管外科是我院重点专科,无论是在人员配备、技术力量还是在设备配置上,都已取得长足的进展,在我省处于领先地位,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fz/6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