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


心血管病是我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筛查不足、知晓率低是我国心血管疾病诊疗现状。基层医师是患者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管理的骨干力量。

年9月12日发布的《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为基层和临床一线医师对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风险评估提供了详细的表格和公式作为参考。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血压:SBP≥mmHg和/或DBP≥90mmHg可诊断高血压;

?静息心率:至少测量2次心率并取平均值;

?人体测量学指标:BMI、腰围作为危险因素用于心血管发病风险评估。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病史信息:家族史、既往心血管病相关病史和行为习惯。

?实验室检查指标: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尿酸、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尿蛋白定量。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肾脏损害、血管结构与功能受损。

?临床合并症: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肾脏疾病、外周动脉疾病、视网膜病变等。

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建议就诊人群应进行ASCVD风险评估,用于指导心血管病一级预防。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病风险评估流程

-具有以下条件者,不需要进行细致的评估,直接定义为极高危和高危人群。

?具有明确诊断的ASCVD可直接列为极高危人群,包括:ACS、稳定性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脑卒中、TIA、外周动脉粥样硬化、CKD4期等。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列为高危人群:

①糖尿病患者(年龄≥40岁);

②LDL-C≥4.9mmol/L(mg/dL)

或TC≥7.2mmolL(mg/dL);

③SBP≥mmHg或DBP≥mmHg;

④高血压伴有靶器官损害或CKD2-3期;

⑤重度吸烟(吸烟>30支/天)。

-不符合者,根据下表评估10年ASCVD发病风险。

危险因素个数(个)

胆固醇水平(mmol/L)

TC<3.1或LDL-C<1.8

3.1≤TC<4.1或1.8≤LDL-C<2.6

4.1≤TC<5.2或2.6≤LDL-C<3.4

5.2≤TC<7.2或3.4≤LDL-C<4.9

无高血压

0-1

低危

(<5%)

低危

(<5%)

低危

(<5%)

低危

(<5%)

2

低危

(<5%)

低危

(<5%)

低危

(<5%)

中危

5%-9%

3

低危

(<5%)

低危

(<5%)

中危

5%-9%

中危

5%-9%

有高血压0

低危

(<5%)

低危

(<5%)

低危

(<5%)

低危

(<5%)

1

低危

(<5%)

低危

(<5%)

中危

5%-9%

中危

5%-9%

2

中危

5%-9%

中危

5%-9%

高危

(<5%)

高危

(<5%)

3

高危

(<5%)

高危

(≥10%)

高危

(<5%)

高危

(<5%)

危险因素包括:吸烟,低HDL-C,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

-ASCVD10年发病风险中危且年龄<55岁者,评估余生风险。

此类人群具有以下任意2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定义为ASCVD高危人群:

①SBP≥mmHg或DBP≥mmHg;

②非HDL-C≥5.2mmol/L(mg/dL);

③HDL-C<1.0mmol/L(40mg/dL);

④BMI≥28kg/m2;

⑤吸烟。

方案征集

我们都说“知行合一”,在综合评估管理指南的引导下,你在平时的诊疗过程中,都是如何帮助患者缓解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呢?

转发文章到朋友圈

??

分享你的诊疗经验

??

截图上传至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fz/590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