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当地时间3月18日上午,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ACC)“TheArtandtheScienceofDecisionMakinginCoronaryArteryDisease”专场,LesleeJ.Shaw和AllanS.Jaffe等学者从“艺术”(影像学检查)和“科学”(实验室检验)的角度探讨了冠脉疾病诊断的新方法。
准确把握负荷检查适应证
来自美国艾莫利大学的LesleeJ.Shaw教授通过一例中年女性运动过程中出现胸痛的病例(图1)指出,对于那些中等风险、担心冠脉造影围术期并发症及不愿暴露于电离辐射的患者,可首选负荷试验检查(stresstesting),包括:SPECT/PET、运动心电图、负荷超声及心脏核磁检查,其中负荷超声检查是优选。同时,MPI+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可进一步明确心外膜及微血管血流情况。但负荷检查不适于那些体弱、高龄、明显肥胖、外周血管疾病、COPD及有骨科疾病限制等患者。
图1
心肌梗死定义和分型
来自BannerUniversity的JosephS.Alpert教授首先通过三个病例向现场观众抛出上述问题,并重点讲述了心肌梗死的统一定义及2型心梗的产生、识别、意义及管理。
年第3次全球急性心肌梗死统一定义指出,由于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即为急性心肌梗死,即检测到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cTn)]升高和/或下降,至少有1次超出正常参考值上限的第99百分位值,并至少伴有下列1项证据:①心肌缺血症状;②新发或推测新发明显ST-T改变或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③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④影像学检查发现新的心肌丢失或新发阶段性室壁运动异常;⑤冠状动脉造影或尸体检查发现冠状动脉内存在新鲜血栓。
该定义将急性心肌梗死分为5型,其中I型是指由原发冠状动脉事件(如斑块侵蚀/破裂、裂隙或夹层)引起的与血栓性缺血相关的自发性心肌细胞缺血坏死,与既往定义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同。II型心肌梗死是指由继发于耗氧增加或氧供减少(如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栓塞、贫血、心律失常、高血压或低血压)导致缺血的心肌缺血坏死。
Alpert教授进一步指出区分I型和II型心梗的关键是明确心肌损伤病因,这也与损伤产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不同相关,即由斑块破裂、心肌耗氧量及供氧量不平衡还是非缺血性的损伤所致。在无血栓破裂情况下,如cTn升高或降低超过第99百分位数且出现临床心肌缺血表现时,即可诊断为T2MI。但许多患者可能同时或先后表现出不止一种类型心肌梗死症状,在临床实践中应注意。在SaabyL等人发表在AmJMed的研究中发现I型心肌梗死的比例约为72%,2型心梗的比例约为26%。2型心梗患者年龄更大、女性更多、并发症更多,同时2型患者的远期死亡率更高,但多数(50%)患者冠脉造影正常。最后Alpert教授指出随高敏cTn检测技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T2MI患者在临床实践中被及早诊断。
应谨慎解读高敏肌钙蛋白检测结果
来自MayoClinicandMedicalSchool的AllanS.Jaffe教授在随后的报告中指出,虽然hscTnT超出正常参考值上限的第99百分位值可考虑心梗,但易受不同厂家试剂盒的影响,因此需认真采样及选取检测方法。同时hscTnT水平还受溶血、送检时间、检测参考值范围、性别等影响。但hscTnT检测的重要意义在于可快速确诊及排除,因此,NSTE-ACS指南也建议使用hscTNT1小时监测流程诊断心梗。AllanS.Jaffe教授在报告的最后指出,由于hscTnT检测的波动性及特异性,对于该项检测要慎重理解。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田新芳┆美编王春涛┆制版潘欢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北京看白癜风好点的医院白癜风医院合肥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fz/384.html